《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推荐3篇】

时间:2016-04-05 05:10:3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篇一

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课上,老师决定通过《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两首童谣,带领孩子们了解槐花开花的过程和太阳对大自然的重要性。以下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槐花开花的时机和过程。

2. 帮助幼儿认识太阳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活动设计:

1. 导入:老师播放《槐花几时开》这首歌曲,让孩子们听一遍,讨论歌词中提到的槐花开花的时间和过程。

2. 欣赏:老师给孩子们展示槐花的图片,让他们观察花苞、盛开和凋谢的过程,引导他们描述槐花的外观和变化。

3. 创作:让孩子们用彩纸和颜料制作槐花的手工作品,模仿槐花的外形和颜色,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活动:在操场上进行户外教学,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变化,讨论太阳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5. 总结:通过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总结太阳的作用,让孩子们明白太阳的光照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孩子们对槐花和太阳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手工制作和户外观察的表现,评估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幼儿可以在欢快的歌曲和手工活动中,轻松地学习槐花开花和太阳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热爱。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篇二

在小学三年级的自然科学课上,老师决定通过《槐花几时开》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两首童谣,带领学生们探讨植物生长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下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槐花开花的季节和生长条件。

2. 帮助学生认识太阳对地球气候和生物的影响。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活动设计:

1. 导入:老师播放《槐花几时开》这首歌曲,让学生听一遍,讨论槐花开花的时间和生长条件。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讨论太阳的作用。

3. 辩论:组织学生进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辩论赛,让他们分别扮演环境科学家和生态保护者的角色,探讨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4. 创作:让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变化,用画笔记录下自然景色,激发他们对环境的感悟。

5. 总结:通过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总结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太阳不仅是生物生长的能源,也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辩论表现和户外写生作品,评估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槐花和太阳的认识程度。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小学生可以在实验探究和辩论活动中,深入理解植物生长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篇三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内容: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授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川民歌,能够在两首音乐的对比中感受句式、情绪和乐器音色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利用欣赏和试唱体验等方式聆听乐曲,知道管弦乐的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圣管弦乐的初步认识并对其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两首乐曲的对比体验、分析

  教学难点:

  对此类音乐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到陕西聆听了一首激情高昂的山丹丹,本节课教师带着你们到四川去玩一玩,你们可知道,四川方言中,他们的口头语说的最多的.都是什么吗?”

  “对了,就是噻”,不信,现在教师就用一首歌来告诉你们。

  二、新课教授

  1、出示《槐花几时开》的歌词。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

  手把栏杆噻,望郎来哟喂。

  娘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

  哎!我望槐花噻,几时开哟喂。

  2、聆听《槐》,让学生划分乐句。

  3、教师尝试教授学生演唱歌曲,对歌曲留下印象。

  4、引出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对两首歌曲进行对比。

  《槐》《太》

  情绪储蓄、优美热情、强悍

  乐句四个两个

  音域宽窄

  5、出示管弦乐演奏《槐》。告之乐器分组,并进行聆听,听到乐器组变化时举手示意。

  (1)双簧管

  (2)圆号

  (3)长滴

  (4)小中大低音提琴

  (5)英国管

  6、聆听《太》

  (1)弦乐、圆号

  (2)长、短笛,单双簧管

  (3)大管、长号、大、低音提琴

  (4)长笛

  (5)长、短笛,单双簧管与乐队

  三、教师小结,总结歌曲与管弦乐的区别与特色。

  民歌:突出地方文化与特色

  管弦乐:彰显大气,音色更为丰富。

  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接触四川民歌,基本都能完成欣赏任务。

  在聆听管弦乐曲中,大多数同学对个别乐器的音色无法分辨,这说明平时对西洋管弦乐器了解和知道的较少。

  缺乏多媒体展示,应由学生在一定音乐知识的积累下才能将欣赏课上的更好。

《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教学设计【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