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14-07-03 02:10: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学弈》教学设计优秀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弈》教学设计优秀3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弈》教学设计优秀3篇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

  教具准备:挂图和小黑板

  一、 导入新课,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能有声有色背诵更好),也可读两遍。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

  2. 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七、板书设计

  学棋专心致志

  终有所成

  做事认认真真

《学弈》教学设计优秀3篇2

  教学目标:

  1、 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 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 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一、导入新课

  配着优美的古筝曲,老师动情的讲述:

  同学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言就像一艘大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与现在的白话文相比,文言好比是根,白话是枝叶,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认识、了解文言文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一文。(板书课题)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两个小孩儿学下棋的事。文言文中是怎么来描述这个故事的,大家想知道吗?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自读课文。请你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把不好读的字词和句子标出来,可以出声读,可以默读,边读边圈圈画画。

  2、检查自读情况。

  a指名读

  b第一次读文言文你有什么感受?

  3、师配乐范背课文。

  4、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5、学生再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6、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7、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把全文的意思说一说。

  3、看着插图说说文章的意思。

  4、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5、提示文中“之”的用法。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学弈》教学设计优秀3篇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熟读成诵,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

  3、体会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把理解“之”字作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警句引路,导入新课。

  1.20xx多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叫孟子。以前我们曾学过他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齐背)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与孟子对话,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学弈》。

  2.板书课题。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弈”是生字,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写。齐读课题。

  “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谁知道他们是在下什么棋吗?(下围棋)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看插图。看注释。)

  二、范读激趣,感知全文。

  1.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接着我们就来读读这课文吧。请同学们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试读。

  3.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读得还不错,但似乎还缺少点什么?)这样吧,老师先来范读全文,听听老师是怎样读得好吗?师配乐范读文言文。

  4.生汇报。总结朗读方法:朗读时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停顿较多。

  5.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来?(学生练读。)

  6.指名朗读。

  三、研读交流

  1.本学期在学习这篇古文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篇古文了,一定积累了不少学习古文的方法,谁来说说都有什么方法?

  (生交流。)

  师总结:1.参考注释;2.反复朗读;3联系上下文。(课件出示)

  2.接下来就让我们参考注释,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着来翻译这篇文章吧。(汇报时,一人读文言文,一人翻译。)

  3.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近也。说说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什么疑问?

  4.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体会“之”字的用法。)

  5.师小结: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大致就有三种讲法。所以在今后的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之”的用法。

  6.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知同学们现在是否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他们俩既然都师从名师弈秋,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引导:因为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7.成语积累。

  (1)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当时他们的动作和神态,用成语来形容他们不同的学习态度呢?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心无二用;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心猿意马。)

  (2)选出自己喜欢的三到五个成语抄写在我的视角中。

  8.背诵课文。

《学弈》教学设计优秀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