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最新6篇)

时间:2017-01-02 09:30: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 篇一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嘉宾,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棕叶飘香话端午”。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会过这个节日,而这一天,也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亲情传递的日子。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而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端午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风俗和习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这些习俗不仅是我们家乡的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今天,我将就其中的一个特色习俗——吃粽子,与大家一起分享。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粽子的制作十分繁琐,需要挑选好的竹叶、粳米、红豆等材料,经过蒸煮、包裹、绑扎等多道工序。而最难能可贵的是那份用心,那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妈妈的手艺还是奶奶的手艺,都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是对家庭和传统的情感表达。

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节还有赛龙舟的活动。赛龙舟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运动,起源于纪念屈原投江的传说。龙舟竞渡,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默契,同时也是一项体力和技巧的考验。通过赛龙舟的活动,我们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意义,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说到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习俗,那就是挂艾草。艾草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具有驱邪、消毒和驱蚊的作用。我们可以将艾草绑成小包,挂在门口或者悬挂在房间中,以祈求平安和健康。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也是我们对家庭和社会的祝福。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代代相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忆过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要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品味粽子的美味,用心去感受龙舟的力量,用心去祈愿艾草的祝福。让棕叶飘香,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传递,让端午节的意义永远流传下去。

谢谢大家!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 篇二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嘉宾,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棕叶飘香话端午”。

端午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会过端午节,而这一天也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亲情传递的日子。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而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端午节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风俗和习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等。这些习俗不仅是我们家乡的民俗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今天,我将就其中的一个特色习俗——赛龙舟,与大家一起分享。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它起源于纪念屈原投江的传说,成为了一项传统的民间运动。赛龙舟需要团队的协作和默契,同时也是一项体力和技巧的考验。在比赛中,船队成员需要全力划桨,保持节奏的一致,以达到最佳的速度和稳定性。而队长则需要在比赛中指挥调度,保持团队的整体性。通过赛龙舟的活动,我们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意义,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除了赛龙舟之外,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习俗,那就是挂艾草。艾草是一种具有神奇功效的植物,可以驱邪、消毒和驱蚊。我们可以将艾草绑成小包,挂在门口或者悬挂在房间中,以祈求平安和健康。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也是我们对家庭和社会的祝福。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代代相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回忆过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要将这份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赛龙舟的力量,用心去祈愿艾草的祝福。让棕叶飘香,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传递,让端午节的意义永远流传下去。

谢谢大家!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 篇三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青粽飘香,端午的气息为日渐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清香。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还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官员。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渐渐强盛起来,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老百姓非常喜欢。

  但是,朝中有些权贵对他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楚王听信了谗言,逐渐疏远了屈原,不再听他变法图强的正确建议,最后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关注人民的疾苦。他写了很多爱国诗歌,并被人们广泛传颂。后来,楚王中了秦王的圈套,被骗到秦国软禁了起来。秦国又趁机派兵来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屈原万分悲愤,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人们大声呼唤着他的名字,驾着小船沿江打捞。他们捞哇,捞哇,可捞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捞到他的尸体。万分悲痛之下,他们把船上的大米、鸡蛋等食物投到水里祭奠他,也祈祷江里的鱼儿吃了这些东西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有人还把雄黄酒倒进水里,想让江中的蛟龙喝下,使它无法张口。

  过了几天,有人梦见了屈原,发现他的容颜十分消瘦。人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纷纷议论起来。大家都很奇怪:我们往河里投了那么多食物,怎么屈大人还是那样消瘦呢?一个老渔夫告诉大家:“那些食物都被水中的蛟龙鱼虾给吃了。屈大人怎么会跟它们争吃的呢?”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把米饭用箬叶裹起来,外面缠上红丝线,再投到水中,让蛟龙鱼虾以为是菱角而不去吃,这样屈大人就能吃到了。你们猜猜,人们管这种食物叫什么呢?——“粽子”。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时候,人们都往水中投粽子。这一天也逐渐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流传到今天,人们已不再往江里投粽子了,但有一些活动依然保留了下来,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带香囊、在屋檐上插上艾叶等习俗。

  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 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传统节日端午节》。

  再过几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端午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入汨罗江之后。人们自发的把装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现在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端午节是讲究卫生的节日。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渐增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我们江南地区也将进入闷热、多雨、潮湿的梅雨季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赶蚊子苍蝇、虫子蚂蚁、净化空气,后来又加上了石榴花、大蒜和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

  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要喝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这一天人们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它不仅要有体力、耐力,而且还要团结协作、机智灵活,更要熟悉水性。这些都是长期锻炼的结果,绝非一日之功。端午龙舟竞赛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赛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端午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粽子。古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上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筒粽”等等。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粽子;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浙江嘉兴粽子最为有名。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现在,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也正在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内心力一次加强和洗礼。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底的红火起来。

  还有,等我们过完端午节,整个学期也临近尾声。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上好每一节复习课,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 篇五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据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喂饱鱼蛟虾蟹,让它们不去吃屈原的遗体。

  在我们长寿之乡如皋,至今也保留着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囊的习俗。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从河边采来新鲜的芦苇叶,清洗干净,先放在水里煮一煮,同时把准备好的糯米浸泡后晾干。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每次她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接着在里面放入糯米,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奶奶还喜欢根据各人的口味在糯米里加入红枣、红豆、火腿等“点缀”。那些穿着绿衣的粽子在炉火上煮着,还没出锅呢,空气中就已飘荡着苇叶的清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恨不得先抓起一个吃起来。

  端午节前夕,奶奶还会特意买来艾叶,挂在门上获放在柜子上,妈妈则要替我佩戴五颜六色,香味四溢的香囊。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个危险时期,很多人都会生病。而香囊里面的艾叶和雄黄有着辟邪驱瘟的神效。

  我爱上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哦,又到一年粽子飘香时……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 篇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到处是喜洋洋的气氛。节日是生活送给人们的礼物,因为在热切等待充满惊喜的过程中,所有的准备都是甜蜜的。

  端午节的前几天是最热闹的,勤劳的人特别忙碌而开朗,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纪念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跳进汨罗江。屈原投江之后,人们让万舟齐发,用呐喊鼓乐来吓退蛟龙,以此崇敬和怀念屈原。

  其次,端午节是一个卫生节日。端午节前后正是春夏交替的时候,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插艾叶驱蚊、驱蝇、驱虫、净化空气。

  第三,端午节是一个体育节日,因为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赛龙舟是一种很壮观、很有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对增强体质,促进社会团结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节是一个美食节日。早在晋代,粽子就被指定为端午节的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颜色品种非常多。从形状上来看,有四边形、锥形、菱形等等。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枣,在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和其他馅料。

  各位同学,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但一些传统习惯已经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们能好好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好好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谢谢大家!

棕叶飘香话端午演讲稿(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