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饼散文(精彩3篇)

时间:2013-07-09 03:14: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麦饼散文 篇一

麦饼,又称麦片饼,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糕点,制作简单,口感香脆,深受人们喜爱。每当我咬下一口麦饼,满口香甜的味道立刻让我回味无穷。

小时候,每到农历新年,家里就会准备大量的麦饼。我记得那时候,我会跟着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麦饼。首先是将糯米浸泡过夜,然后用石磨磨成细粉。接着将粉倒入大碗中,加入适量的糖和水,揉成面团。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饼状,再放入烤箱烘烤,待饼变成金黄色后取出,酥脆可口的麦饼就做好了。每当我闻到麦饼的香味时,就知道新年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

除了新年,麦饼也是我生活中的一大美味。每当我感到疲惫或者心情低落时,一块麦饼就能让我找到一丝慰藉。那香脆的口感仿佛可以带走我所有的不快,让我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

麦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承载着家人之间的温馨和爱意,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每当我吃着麦饼时,总会想起妈妈的笑容和家人团聚的场景,这种感动是无法言语表达的。

麦饼,是一种简单而美好的存在。它不仅填满了胃,更填满了心灵。让我们珍惜每一块麦饼,感受那份美好和温馨。

麦饼散文 篇二

麦饼,是我童年时的美味回忆。每当夏日的傍晚,我总会跟着奶奶去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麦子,并将其加工成麦饼。那时的麦饼,是我口中的味道,更是我心中的情愫。

奶奶总是一边磨面一边给我讲述关于麦饼的故事。她说,麦饼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特色小吃,代表着勤劳和团结。每一块麦饼都蕴含着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听着奶奶的讲述,我对麦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情。

制作麦饼是一门技艺,需要经验和耐心。我跟着奶奶学习,虽然起初手法生疏,但慢慢地我也掌握了诀窍。将磨好的麦面揉成面团,擀成薄薄的饼状,再放入炉火中烘烤,待饼变成金黄色后取出。一块香脆的麦饼就这样诞生了,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麦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乡愁和情感,让我们怀念家乡的田野和乡村的生活。每当我吃着麦饼时,总会想起那些悠悠岁月,那些温暖的记忆,这种情感是无法割舍的。

麦饼,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味觉享受,更代表着一种心灵的寄托。让我们珍惜每一块麦饼,感受那份乡愁和亲情。愿麦饼的香味永远飘荡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永远怀念和珍惜。

麦饼散文 篇三

麦饼散文

  中秋佳节,家家吃月饼。但上点年纪的老无锡爱怀旧,总是念念不忘昔日的麦饼,八月十五吃麦饼的风俗习惯在江南一带曾广泛流传。

  俗话说:八月半,糖馅麦饼锅里烙。说的是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麦饼。麦饼是用面粉做的,里面包上各种馅心,常用的馅心有:芝麻馅,将芝麻炒熟春碎,拌上熟油和糖即成。糖馅,白糖、红糖均可,糖中加入熟油再加少许炒熟的面粉拌匀,加面粉的作用是防止烙麦饼时糖溶化后往外流糖水。猪油馅,将生的板猪油洗净剁碎,提前两天用糖或盐拌一下,用糖拌的叫糖猪油馅,用盐拌的叫咸猪油馅。

  做麦饼的工序是:和面,揉面,擀皮,包馅,推麦饼,烙麦饼。所谓推麦饼,就是将包好馅的面团,用擀面棍推成饼。麦饼的另一种做法就是对合,饼皮擀好,铺上馅心,再将另一张饼皮合上去,根据所做麦饼的大小用大小适当的碗,将碗使劲往下一扣,碗有多大,饼也就多大,这种对合麦饼最受人欢迎,因为馅多,比包的麦饼好吃。但生活拮据的人家舍不得这么做,为了省馅还是只吃包麦饼。

  每年中秋节早晨,家家吃过糖芋头,上午准备麦饼馅,午饭后开始做麦饼,家庭主妇当一把手,另有几个配角。做麦饼开始,揉面的,擀皮的,包馅的,推麦饼的,全家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孩子们早已翘首以待馋涎欲滴,围着大人团团转。生麦饼摊在笾里,孩子们摸摸这个动动那个,恨不得连生麦饼也要吞进肚里。下午3点钟以后,要烙麦饼了,城里、乡下处处麦饼飘香,将中秋节的气氛推向高潮。晚上,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大团圆,月光下边吃麦饼边赏月,平常人家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时,家家都做了不少的.麦饼,用麦饼当早饭,喝稀饭吃麦饼,用麦饼当点心,不用碗筷边走边吃,非常省事。孩子们上学时,书包里也要揣几个麦饼,肚子饿了充充饥。人们出门上路也都要带上麦饼,坐在车船上开水加麦饼就能当饭。记得1966年9月底正是中秋时节,我作为无锡县中赴京参加国庆典礼的代表之一,带了一书包麦饼上火车,和我一起进京的学生代表们也都带了不少麦饼。我们一路上麦饼当干粮吃得又甜又香。从无锡到北京火车坐了一天一夜,我们将剩下的麦饼都带到了北京。我们当时住在某所大学,带队的大学生代表争相品尝南方的麦饼,连称好吃,还纷纷向我们讨教做麦饼的经验呢。

  如今,八月十五吃麦饼的习俗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现在的小孩有几人见过传统的麦饼呢?但这种朴实无华的食物,给我们几代人留下的美好印象,是任何月饼都无法比拟的。

麦饼散文(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