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石山游记散文【经典3篇】

时间:2013-06-05 05:41: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雨石山游记散文 篇一

在一个晴朗的清晨,我和家人踏上了前往雨石山的旅程。雨石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境内,被誉为“江南第一奇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和独特的石头景观而闻名于世。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一路上被身边的美景所震撼。青山绿水,仿佛置身仙境。山路崎岖险峻,但每一步都值得。终于,我们抵达了雨石山的山顶。站在山巅,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宛如置身仙境。这种壮丽的景色让人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只想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雨石山的石头景观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岩石质地坚硬,形态各异,有的像人像,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树木,栩栩如生。走在山间,仿佛置身在一个石头的世界里,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除了山川风景和石头景观,雨石山还有许多可以探索的景点。山下的小溪清澈见底,潺潺流淌,让人心旷神怡。山间的花草树木,各具特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雨石山的旅程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景,还收获了心灵的慰藉和愉悦。

回到城市后,我依然念念不忘雨石山的美景,仿佛还沉浸在那片山水之间。雨石山的壮美景观和独特景点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

雨石山游记散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前往雨石山一游。尽管天气不佳,但我们对雨石山的美景充满期待,希望在雨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雨石山在雨中显得更加神秘和迷人。雨水打在山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在弹奏美妙的乐曲。山间雾气缭绕,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仙境。在雨中漫步山间,感受大自然的清新和灵动,让人心旷神怡。

雨石山的石头景观在雨中显得更加神奇。雨水洗刷过的石头闪着晶莹的光芒,石头上的纹理更加清晰,仿佛是一幅幅大自然的画作。我们沿着山路漫步,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有着独特的形态和纹理,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雨石山的美景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也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在这次雨石山之行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景,还收获了心灵的慰藉和愉悦。回到城市后,我依然念念不忘雨石山的美景,仿佛还沉浸在那片山水之间。

雨石山,一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地方,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让人心驰神往,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这次雨石山之行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愿我们永远热爱大自然,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

雨石山游记散文 篇三

雨石山游记散文

  应广丰中学夕阳红群主毛福生兄的热情相邀,我于2017年10月21日,陪同广中24位退休教师游览了东阳乡著名景点——雨石山。

  雨石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东阳乡磨车坞自然村,现也称为雨石头,海拔615米。是广丰东北部的最高峰,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北面为悬崖,相对高差约300米。离广丰城区约20公里。这块巨大的山石,座落在广丰至管村公路右侧的连绵山峰上,其山巅突然冒出一根粗壮的石柱,其高擎天,呼之为擎天柱,仿佛被经年累月的风风雨雨雕刻而成,故称为“雨石山”。与同属丹霞地貌的江山市江郎山相距约20千米。

  据当地传说,这石柱是由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的。话说孙悟空西天取经成佛后,在回归途中,看到当地土地干裂、庄稼焦死、颗粒无收,人们饿得奄奄一息。于是,大圣大发慈悲念动咒语,说声“变”,那如意金箍棒即时矗立云巅,直插云霄,老百姓顺着金箍棒爬上天堂,请求玉帝赐雨。果真,老百姓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求得了生命之雨。自此之后,当地再也没有过旱灾,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当地人们叫这座山为“雨石山”。

  我们大部队到达山下磨车坞村时,是下午一点多钟。路口一块大石刻有“雨石君”三字,并向上山方向打了一个箭头。我们的小车沿着山间水泥道路蜿蜒前行。开始还比较平缓,开了大约一公里之后,地势明显陡峻了许多。听当地百姓们说,车子可以一直开到离山顶约一公里之处的停车场,然后徒步上山。我坐的是姚老师的车,他的开车技术还是不错的。道路虽然不佳,但是,他还是慢慢地向上爬升。行到半山之时,前面的季芳老师的车有点麻烦,我们停了下来。姚老师指挥她把车开到安全的地方停下。我们才弃车步行往上行走。姚老师则一个人把车子开到了停车场。

  此时,在现场的还有七个人,润谋夫妇,我和夫人,还有陈老师、杨老师和季芳老师。在一块比较大一点的地方,我们遥望耸立空中的雨石岩,在阳光下分外醒目。我们决定在此拍照。我拿出手机,对好镜头,一、二、三,一张。一、二、三,又是一张。看了一下效果,还不错。这时,我们分做两拨,一拨继续上山,一拨就此打住,或就地休息,或就此下山。

  我和杨老师二人选择继续上山。我们一步一步,一路向上,山路越来越陡,七弯八拐,半小时后,和山上停车后的姚老师汇成一队。我们走走停停,一路看四周的风光。山越来越高,远处重重岸山,青翠碧透,天空是那么的高,云彩很薄,太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热呼呼的,汗水出来了,遇上一阵微风,又感到有点凉意。

  一群初中生,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是徒步从山底走上来的,虽然也有点气喘,却不会感到艰难。一路打闹,一路来到山顶。我们就不同了,我和老杨都是七十开外的老人,要说平地里走个十几里二十几里。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这是登山,是在登一座开发得不够理想的山。路陡而弯,路面也不平整。到了雨石亭,我们停下来休息。看看四周,风景如画。季芳早已在这里了。我们汇成一个部队,互相拍照。

  路边的.苦楮树结了很多的果实,但是,还不到收割的时候。大约要到农历秋冬十月,就有农民上山采摘苦楮,回去做“豆腐”。那是一种十分美味的食物,吃过的都说好。季芳看到了一束小树结着红色的果子,十分好看,就随手拍了下来。鲜红的果子,很耐看。

  再往上走,看到一座山门,石头垒成,木板做的门,门顶上方上书三个大字“雨石山”。这大约是雨石山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自然摆好姿势,又拍了几张纪念照片。不过拍照时拍摄者在下坡,被拍者在上坡,要从下向上,所以,人像有点“高大上”的感觉,没有在平地时那么自然好看。

  路还在延伸,快到山顶了,一座庙宇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一般来说,凡稍有名气的大山,都有寺庙,不是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吗?门前,一个守庙人在淘米,准备晚饭了,我问他,这座庙是你一个人吗?他说,有三四个人,我又问,他们人呢?他说,一般情况下就他一人。我抬头一看,庙门上写了三个字“雨石庵”。里边有几座佛像,金碧辉煌。也有几柱香火,就是门面太小,左右不过三直,前后也不过十来米。这就是雨石山的宗教场所。

  守庙人(肯定不是和尚)告诉我们,从庙的侧面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山顶。我大喜,我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是为了登上山顶吗?直到临近山顶,尚不知道山顶在何方,那多可惜!

  于是,我和姚老师二人,一前一后绕到庙侧边的小路,踏上登雨石山顶之道。只转了一个弯,我们就看到了一处人工设施,那就是电信天线,有点煞风景地立在山顶。我们二人轮流为对方拍了一组纪念照片,张开眼睛,四处观望。远处的景色就在眼前,还有小城镇和农家,好像有一条高速公路的模样的也看得清清楚楚。这可能是京台高速吧。祖国的大好河山,多么美丽。

  此时,我们准备下山了。后来的人陆续来到庙前,福生、之光还有几个女教师,虽汗水一身,倒也精神抖擞,誓与山峰试比高。这时,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气魄,那种景象,与此时的我们,何其相似。于是,我用一首诗结束我的雨石山之行:

  雨石山峰入云霄,

  白云一片绕山腰,

  我当自信凌绝顶,

  风光无限更妖娆。

雨石山游记散文【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