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三克油散文(实用3篇)

时间:2014-01-06 03:21: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再见了,三克油散文 篇一

三克油,一个小小的市井角落,却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情感。每天,晨曦中,熟悉的面孔在这里相遇,交谈,共享生活的点滴。这里的菜肴虽然平凡,却有着家的味道,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记得有一次,我在三克油吃饭,偶然看到一对老夫妻,他们坐在一起,相视而笑,仿佛时间停留在了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也曾经如此,默默相伴,不离不弃。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三克油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忙碌的工作让他们很少有时间来到这里,享受那份宁静和安逸。三克油的老板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生意不如从前,他们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或许,再见了,三克油,是时候该告别了。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个美好的记忆,一个承载着情感和故事的地方。或许,我们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但我们可以珍惜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让它永远留在心中。

再见了,三克油散文 篇二

三克油,是我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每当我感到疲惫和孤独时,我总是会来到这里,点上一份炒饭,品上一杯热茶,那种温暖和舒适让我感到宁静和安心。

在这里,我遇见了许许多多的人,有忙碌的上班族,有悠闲的退休老人,有热情的服务员,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和情感。我喜欢与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在这里,我感到自己不再孤单,因为我知道,我有这里的人们陪伴着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克油渐渐变得陌生起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们开始追求更加健康和精致的饮食,三克油的传统菜肴逐渐失去了市场。老板也开始感到无奈和焦虑,他们努力调整经营策略,但效果并不理想。

或许,再见了,三克油,是时候该告别了。但在我心中,它永远是一个美好的记忆,一个承载着情感和故事的地方。或许,我们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但我们可以珍惜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让它永远留在心中。再见了,三克油,愿你在别处找到新的归宿,继续传承那份家的温暖和幸福。

再见了,三克油散文 篇三

再见了,三克油散文

  我是从高中开始学英语的。老师姓谭,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男老师。谭老师讲话慢条斯理,声音不是很清晰,大家叫他谭外婆。那时候我国刚开始学英语,还没有形成英语热。我们也不懂什么国际音标,班上很多同学都是在英语单词后面用汉字标注读音,如“英语”,读成“英格里斯”,“谢谢”读成“三克油”,“走吧”读成“累死狗”,让人感到有点滑稽。当然,我是不屑于这样读的,太土了。要知道,那时会说一句“哈罗”,都会让人刮目相看的。

  我觉得英语太容易了,课外不用学了,每次考试都是90多分。不过都是哑巴英语,一句话都不会说,只是叽里呱啦拿着书本读。至于读得怎么样,恐怕只有鬼知道。班上一个男同学非常发狠,每天早晨读英语,后来嘴巴都比别人宽,像个青蛙,不知是不是读英语读的。

  上大学后,英语老师都是大美人。我刚入学时遇到的英语老师是刚刚毕业的,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上英语课时,大家都挤着坐前面,不知是想好好学习呢,还是想好好看看美女老师。上课时,老师的脸总是红红的,像盛开的桃花很好看。调皮的男同学回答问题时,故意做鬼脸,弄得老师脸更红了,像农村生娃娃后做满月酒时桌上的红鸡蛋。这时,我们男同学就哈哈大笑起来了。

  大三时,开了英语选修课。这选修课还要考试,从几百人里挑了几十人组成一个班。

  老师是外语系来的,长得很美,白白净净,个子高挑,那优雅知性的.气质,让男同学都看呆了。不像现在的明星,光是一个外表。老师在台上一站,气场就来了,像在舞台上一样。我们学的是许国章英语,又是从第三册学起,全英语交流。我的天啊,跟看电影差不多,一节课下来,基本上一句也没听懂,就知道老师用标准的伦敦口音在流畅地说着故事。如果不看老师的脸,你还以为是到了英国。我们男同学都有点蠢蠢欲动,既想坐到前面看看美丽的老师,但又怕老师提问。不过,老师知道我们的水平后,提问就少点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坐到前几排,抬着头看老师讲课,有时自己也像和尚念经似的跟着老师读。上课纪律非常好,班上没一个开小差的。

  我们有时候会和外国留学生碰到一起。在走廊里,我们和金发碧眼的老外前言不搭后语地聊着。在走廊的另一头,很多同学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们。过后,一个全班长得最好的女同学羡慕地问我,你们刚才说了什么。我告诉她,就聊了聊国籍、天气之类的。女同学说,想不到,你还会说英语啊。我得意地说,瞎说吧。

  我们那时还学了一段时间的俄语。俄语比英语难多了。我们没有一点基础,俄语老师是一个老太太,大家也提不起多少劲。最后,除了几个单词外,一句话也没学会。

  参加工作后,除了评职称考外语,平时英语根本用不着。刚开始还找一些《英语世界》之类的刊物看看,以后就提不起多少兴趣了。因为这东西你学得好不好都没用,反正用不上。这时,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叶公好龙,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吧。

  几年后,基本上把学生时代学的外语都还给老师了。有时监考四六级英语,看到学生试卷上密密麻麻几十页英语时,都惊呆了,当年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啊。

再见了,三克油散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