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寺游记散文【精选3篇】

时间:2017-05-07 08:20: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圣泉寺游记散文 篇一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落在青瓦白墙的圣泉寺上,仿佛给这座古老的寺庙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我和朋友们来到这里,准备开始一天的游玩。

一进入圣泉寺,就被那座古老的钟楼吸引住了。钟楼高耸入云,钟声悠扬回荡在整个寺庙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我们沿着青石板路走进了寺庙内部,看到一尊庄严肃穆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庄严肃穆,目光深邃,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一股敬畏之情。

寺庙内的香火缭绕,沉稳而安宁。我们在寺庙内转了一圈,看到了一些信徒正在虔诚地祈福,或者在一旁听取僧侣的开示。我静静地坐在一旁,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祥和。

走出寺庙,我们来到了圣泉寺的后花园。花园里花草丛生,鲜花盛开,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给整个花园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我们在花园里漫步,拍照留念,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圣泉寺上,寺庙显得格外美丽。我们在寺庙门前的石阶上坐下,品味着寺庙的宁静与美丽。这一天的圣泉寺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静,仿佛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让人心旷神怡。

圣泉寺游记散文 篇二

夕阳西下,圣泉寺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我一个人来到这座古老的寺庙,准备静静地感受这份宁静与祥和。

走进寺庙,我看到一位年迈的僧人正在敲击木鱼,一声声悠扬的木鱼声回荡在整个寺庙里,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我沿着青石板路走进了寺庙内部,看到一尊庄严肃穆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庄严肃穆,目光深邃,让人感到一种敬畏之情。

我在寺庙内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寺庙的宁静与祥和。寺庙里的香火缭绕,让人感到一种安宁与慰藉。我感觉到心灵得到了一次洗涤,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消失了。

夜幕降临,圣泉寺在夜晚的映衬下格外美丽。我走出寺庙,看到寺庙门前的灯笼摇曳生姿,给整个寺庙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我静静地坐在石阶上,看着星空闪烁,心中充满了感慨与神往。

这一天的圣泉寺之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寺庙的宁静与祥和,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力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净化与升华。愿这份宁静与祥和永远伴随着我。

圣泉寺游记散文 篇三

圣泉寺游记散文

  夏日傍晚,与友相约喝酒赏夜景。餐中免不得觥筹交错,笑语喧哗,再加上邻桌的几人因斗酒而几乎掀了桌,觉得有点烦,便抽身出了酒馆。

  夏风拂面,顿觉清爽。大街上依然喧嚣,街上的排档满满挡挡,光着脊背的男人吆五喝六,各色大大小小的店铺舍不得打烊,就是有些已经关了门,门头上的霓虹灯也是离不开争斗二字,争奇斗艳,闪闪烁烁不愿停下来。

  信步走在这样的大街上,实在是难耐得很,抬头望望满天星斗的夜空,倒还好,一轮明月悬着,望着天上寂寞的月,孤悬在天,真羡慕它的孤寂。不知怎的,一下子想起了圣泉寺。

  来萧县工作已数年,早听说萧县县城西北山下有一座圣泉寺,只是每天俗事缠身,一直没抽出时间去看看。其实,说没时间也只是借口,再忙,离城两里路的圣泉寺也是有时间去的。这样想着,不觉便从喧嚣的大街上拐向了西北的岔路,在路人的指点下,一路来到了山脚下。

  感觉刚一上山的路很宽,路宽应该是晚上人少的原因吧。

  山不陡,走一小段路,再回头看看城里,已是光朦朦的一片,嘈杂的声音自然也就没有了。因没有了喧嚣声,天上的月亮也显得又大又圆,朗朗的感觉。小路两旁散落一些坟墓,坟上的碑高高低低,不知清冷寂寞的站了多少年。围坟周围砌的石块趴在那儿。散落的坟墓让人觉得没有什么区别。想起妙玉的一句话:“纵得千年土门槛,总是一个土馒头”这怕也只有这个以“槛外人”自称的妙玉能说的出来,只是不明白这样清妙可人的少女,清灯孤影的怎么也有给宝玉聊赠一枝梅的俗兴呢?

  想来人总归是人,站在“三楼的人”也不忘回头看看,只是这妙玉的一枝梅让我们觉得他还是不俗的,就是回头,也只是偶尔一瞥“二楼”的宝玉,那“一楼”的宝钗,妙玉是断然不会看的。

  我迎着夏风慢慢行走在青石板上,周围不知名的虫在鸣,若有若无,这倒益发显得周围的静了。继续拾级而上,后面的坟墓渐渐抛在远处。不觉就到了上山的山口,山口的两旁也没有什么奇特可观。只略觉得有点刀劈斧削的印象来,更何况这刀劈斧削的印象是因了好事者人工的结果,便觉得索然,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上山的方便吧。山口脚下的路,居然也铺了台阶,好在这台阶很粗糙,高低也不划一,比起泰山的十八盘,自然没有了陡险生畏的感觉。

  山口本不陡峭,路又短,何必多事的刀劈斧削的开一个口子,费事的铺上那三五十级台阶呢?蜿蜒曲折自然踩踏出来的碎石成就的高低不平的小山路不是很好吗?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游客,听说寺里的僧人也不过三五个。想来还是为上山取水的人方便吧!

  初来萧县时,就听说圣泉寺的名是因寺旁一泉水得名,依泉建寺,这本是相得益彰的事,释氏祖在竹林精舍修行时,也是因竹林有清池傍竹才能清心寡欲的潜心修养,这样说来,先期悟得“无所有处”的释氏祖,也是先以能让自己有一个便于清心寡欲的外界,来清除内心的尘埃罢了。

  修行渐次的高了,“有”便“无”了。不知那三藏师傅取来的真经里,是否有释祖修行这个渐次的记载?但想一想神秀“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的偈语,就知道三藏法师取来的真经应是有“有所有处”的这么一个修行阶段。只是这“有所有处”后来便被释氏祖潜心修行超越了,超越了“有所有处”的'境界,便“无所有处”了。这样说来,担水劈柴的慧能倒是因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境界悟得了释祖四大皆空的最高境界。看来也没有必要追究三藏法师的取经内容是否有释氏祖修行的每个阶段的记载了,就是有了四大皆空的最高修行境界记载,后来修行的人也是要过那“美则美矣,了则没了”的神秀的修行阶段,这样想想,觉得修行还是要渐悟的。

  听同事说,因那泉的清冽,每日上山取泉水的城里人,白天总是络绎不绝的提桶挑担,老幼妇壮的多得很,泉虽清冽,但水却很少,说是白天取水人多,甚或晚间也有人去汲那泉的水,只不知今天晚上有人否!

  过了山口,算是登上了山顶,寺就在下面,也不知有多远,只拾级而下就行,这下山的路因了两旁的树便显得有些逼窄,路也没有了石级,很原生态的那种乱石散陈的样子,好在天上的朗月还在那朗照着,又是下山,倒也看得清脚下的蜿蜒。这倒与上山时的心情有了异样,也就有闲心看看两旁的树。树不高,也不是很繁密,只是树很直,粗细也差不多,树与树之间的距离不大,但树树之间都有距离。想想,无论在那地方的树,还真没见过两棵树从根部起就连在一齐的向上长,也许正因各树有各树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这样自然生长吧!各树生长各树的,互不相扰,只顺其自然的随着岁月的递增而不忧不愁的增加自己的一圈又一圈的年轮,由此,也不须争前恐后了,唯此不争才成就了这些树的自然本性。

  想着那些大森林的树怕也是这样吧,区别是树比这小山的多、稠、密罢了,但再稠再密,它们也是互不接触,各自适性。只是大森林的动物怕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总是为了自己口腹之欲而虎视眈眈的奔走着,千百年的追寻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熙熙着攘攘着,熙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无非是一些血腥的气味在弥漫,怕是弥漫到最后,先前的强者变成了弱者,被更强的强者血腥了,唉!哪里是个尽头呢?所谓强者的结局无非是增加了这弥漫血腥的浓度罢了。这样想着,不觉的从原生态的小路上不知怎么的就岔进了这稀疏的没有路的林子里来了。

  觉得有点累,便在林子里随便找了一块青石板坐了下来,又干脆索性扔了斯文躺了下来。

  天上的月仍是朗朗的,月的周围若有若无的圈着那么一圈昏昏黄黄的晕圈,这倒更衬托出月的皎洁来。这时有一缕微风掠过,树枝轻摇的声音在耳际萦绕,似乎不远处有窸窣的声音,怕是山鼠之类的吧。不觉就想起王维诗的意境来。无论是“相逢竟会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少年意气,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壮悲凉,总给人一种人与外在环境的矛盾冲突。年青时的“入于儒”中年时期的“出于道”最终不还是“逃于佛”吗?如果说孟浩然的平淡是天然的平淡,本真的平淡,那么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心空”就是人为的平淡,修炼的平淡,这里哪里还有意气、彷徨、急躁、紧张,所有的功名利禄,是非恩怨,荣辱毁誉这些佛家所谓的“色相”皆空,惟其如此,我们就不要再追究“夜静春山空”中“夜静”和“春山空”的事理逻辑,也不要追究“人闲”和“桂花落”的关联,一切都是那么“深林人不知”,只有“明月来相照”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那么的晶莹透彻。因心的空静,心中也就没有了尘埃,王维也彻透了人生,到了那种息止纷争澄明澈透的境界,王维便由“二层楼”登到“三层楼”上了,我们这些“一层楼”底的芸芸众生真是汗颜的很呢。

  回到小路,不几分钟到了圣泉寺,泉在寺东紧傍着,果如同事言,泉边几个人在用勺子从泉里舀水,一勺一勺的朝自己的塑料桶里倒,泉眼小,泉水少,几人围着,你争我嚷的取水,勺子的碰撞声间杂着互相埋怨声,甚或有争吵声,声不大,但大老远的就能听到。过泉北几步,西转,到了圣泉寺的正门。门不大,紧闭着,想从门缝朝里看,但门闭的很严实,侧耳听,仍只有隐约的虫鸣声,也不知是什么样的虫在鸣。庙门很厚实,稳稳的,静静的。站了一会儿,有点冷,就顺原路回到了山下。

  到了饭店,几位友不知何故正与老板争吵着,听了一会儿,大概是结账的事,便劝止。出了饭店,就又淹在嘈嘈的大街上了。

  抬头望,那轮朗月似也隐没了。

圣泉寺游记散文【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