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关于忍的句子【推荐5篇】

时间:2014-03-09 03:50: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佛学关于忍的句子 篇一

在佛教的教导中,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品质。忍并不是简单地忍受痛苦或困难,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包容,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和内心情绪的超脱和调和。以下是一些佛学关于忍的句子,希望能够启发您对忍的理解:

1. “忍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修行。”

2. “忍耐是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强不屈。”

3. “忍耐是一种慈悲,能够让我们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心怀宽容。”

4. “忍耐是一种智慧,能够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5. “忍耐是一种修行,能够让我们超越欲望和贪念。”

在修行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放下自我,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学会用慈悲和智慧去面对一切困难。只有通过忍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愿我们都能在修行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强。

佛学关于忍的句子 篇二

在佛学中,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品质,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包容,是一种对外界环境和内心情绪的超脱和调和。以下是一些佛学关于忍的句子,希望能够启发您对忍的理解:

1. “忍耐是一种修行,能够让我们超越欲望和贪念。”

2. “忍耐是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强不屈。”

3. “忍耐是一种智慧,能够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4. “忍耐是一种慈悲,能够让我们对他人的过失和错误心怀宽容。”

5. “忍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超越自我的修行。”

通过忍耐,我们能够超越自我,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用慈悲和智慧去面对一切困难。只有通过忍耐,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愿我们都能在修行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强。

佛学关于忍的句子 篇三

1. (人生感悟.shuojuba.)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

2. 禅心佛语人们通常在紧急的时候才会发下重誓,等事情一过,就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净。

3. 禅心佛语人睡着了,梦境就真实不虚;人不觉醒,世俗琐事就成为致命的葛藤。

4. 禅语人生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5. 我一直记着,一直在践行着。

6. 禅心佛语犊子复言。譬如见大火。甚为炽盛。猛风绝炎离火见然。

7. 佛心禅语爱是你必须贡献给其它人的最好的礼物,而且不求回报。

8. 禅语人生我们觉得不快乐,是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9. 禅心佛语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感恩之心,是由于被贪、嗔、痴的烦恼所蒙蔽。

10. 自古以来,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才会保持自然的和谐,阴阳的平衡,万物才能自然更迭。

11. 禅心佛语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

12.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3. 心灵禅语看似简单,但其实不失为一种睿智的识人方法。

14. 禅语人生再富有的人也需要别人帮助,再穷困的人也有机会帮助别人。

15. 禅语人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16. 佛说: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7. 佛心禅语不结婚是有可能的,结了婚不离是万万不可能。

18. 佛说: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

19. 经常将欢喜、慈悲、荣耀、成就与人分享。(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20. 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21. 禅心佛语佛、魔都是一念之间。佛有慈悲心。魔有胜负心。

22. 孝敬父母,不仅物质奉养,还要服从、尊重,才是既“孝’’且“顺”。

23. 禅心佛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24. 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人生第三苦——病苦。

25. 前世今生的牵绊,总与江南有染,碎碎念的光阴里,眉眼沾了苔痕阶绿。

26. 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27. 该来的早晚都会来,面对就行。

28. 相传以前有两个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上天规定他们两个永不能相见。

29. 禅语人生真正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自己的内心。

30. 静坐深思的主要用意是:聚精凝神、养精蓄“睿”,反观内心自性,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

31. 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

32. 携一份禅心上路,能够消除心灵的隔膜。

33. 佛心禅语最怕的不是商品有假,而是商品有毒。最怕的不是有人犯法,而是执法犯法。

34. 佛心禅语※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戏,但是演戏的时候你要认真,不能糊涂,不能当真。

35. 禅心佛语念佛未必就能往生西方——比如说虽口中念佛,但不精进、不如法。

36. 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37. 禅心佛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38. 佛心禅语一用法度己,智慧成长;再度他人,就是“回自向他”。

39. 禅心佛语俗话说:人定胜天;可俗话又说:天意难违。

40. 禅心佛语佛教不是只有讲临命终的事而已,也是讲你此刻当下要如何去解脱现在的苦恼。

41.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大般若经》卷四一二,乘大乘品

42. 禅心佛语人生路上有一个简单的道理,读懂生活,从微笑做起。

43. 其十四小印圆匀黛色深,私钳纸尾意沉吟。

44. 禅心佛语人生不要得到的时候你在毁,失去的时候你在悔。

45. 禅心佛语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46. 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够忍而无忍,才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47. 愉悦的是自己的心,别人计较,苦闷的是他自己。

48. 禅语人生唯有与死正面对决,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得到绝对的幸福。

49. 禅心佛语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50. 禅心佛语佛教里根本就没有其他宗教里所谓罪的观念。

51. 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则处处都是狰狞的鬼影。

52. 禅心佛语随缘是一种平和豁达的人生观,也是一种超然的境界。

53. 禅心佛语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54. 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错误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脱,那是缘木求鱼。——元音老人

55. 禅心佛语区别大乘和小乘的关键在发心上,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首先要看你的发心。

56. 禅机妙语说人生: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57.

人生如舞台。定业来时,会演出令人料想不到的另一出戏。

58. 能忍,不一定是懦弱。

59.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则要全心放下。——证严法师

60. 悲心如善咒,能咒死者还活。(古印度)提婆《大丈夫论》

61. 从因缘的观点看世间诸法,无非是幻有的,暂有的、假有的、本性是空的,既无一物可以永久存在,也无一物可以普遍存在。

62. 禅心佛语让圈寺占庙的牟利者无财可敛,让寺院早日解开生存瓶颈的头条锁链。

63. 禅语人生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64. 佛说,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想一想。

65.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

66. 禅心佛语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67. 禅心佛语佛法多门,修心第一,佛称大觉,觉即是心,故知离此心外,无佛可成。

68. 禅语人生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69. 禅心佛语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70. 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处,悟得即菩提。——《灵泉宗一禅师》

71. 佛心禅语无论人生长短,只要真实地付出善念,就是很美的生命乐章。

72. 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一证严法师

73. 禅心佛语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74. 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

75.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将是美而善的。

76. 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该特别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该远离他舍弃他。

77. 禅心佛语道德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78. 明者有四不用:邪伪之友,佞谄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佛说孛经抄》卷一

79. 禅语人生只想证明自己正确的家伙,不会替别人着想。

80. 禅语人生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灵魂,都是善与恶的交战地。

81. 禅心佛语福报升上去了,生活自然会好,自己的想法、爱好、追求也会跟着改变。

82. 跳出红尘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

83. 众生依善恶业而来,命运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称作“业力”,世俗人则称作“运气”。

84. 人生也是如此,要有个目标来作为生活的灯塔、心灵的支柱、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85. 禅心佛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

86.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87. 总之,没有其中一样,断然不会有另一样的。

88. 禅说人生①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人,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89. 能放下身段,弯下腰做资源回收,是真正的去我相、灭我执。

90. 禅心佛语满桌佳肴,你得有好牙;腰缠万贯,你得有命花。

91. 众生皆苦,人生一切起落皆有定数,待人、待物都要留有余地。

92. 禅心佛语目中有人助缘多,口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净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佛学关于忍的句子 篇四

1. 《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05经经典禅语悟道在这里看起来的好事,在哪里却成了坏事。

2. 佛心禅语布施时心不恭敬,犹如在沙漠上种植谷物,得不到丰硕的果实。

3. 佛心禅语忍是无价宝,人人使不好,若能会用它,万事都能了。——宣化上人

4. 天天禅语随分随力,涓滴爱心可累积成就大业。

5. 我们的快乐源于我们一直都祈望他人得到快乐,我们的烦恼源于我们一直只祈望自己得到快乐。

6. 若为利故施,此利必当得,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快乐。《四分律》卷九

7. 出众威仪要端庄,不要蓬头垢面、衣冠不整,尤其不可奔跑跳跃、嬉笑喧哗、争先恐后、争抢坐处,乃至遥相呼笑、比手画脚、私下耳语,或在众中以方言对谈等。

8. 人生当追求幸福,但是一定要把握住享乐的分寸。

9. 禅语人生我们一生的任务,就是要以慈悲来行销这个世界。

10. 禅语人生真诚面对自己的人,每一天都是新生的开始。

11. 禅语人生愚人虽终其一生亲近贤者而不知真理,犹如不知匙中羹的美味。

12. 若不能将法与生活融合,各座修法即变成脚绊。(唐)莲花生《空行教授》

13. 就像背负号草的人见到野火须走避一样……我问:人又如何面对“色由心生”的困惑呢?佛说:见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

14. 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谓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

15. 我在这里,我为我的亲朋好友祈福,祈求他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16. 禅心佛语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个人才。

17. 人生成功的定义,要自己去找,别迷失在别人的看法中。

18. 禅语人生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9. 酸甜苦辣我自己尝,喜怒哀乐我自己扛。

20. 禅语人生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这一点是佛教与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

21. 一切事物,有利必有弊;唯一的例外便是念佛。念佛有无上利,无一切弊。南无xxx。

22. 禅心佛语生命是与思维紧密相连的,失去了思维的生命,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23. 禅语人生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24. 禅心佛语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5. 禅语人生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26. 禅心佛语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获得快乐。

27. 此乐不是富贵之乐,不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之乐。

28. 禅语人生要智慧、觉知、正念地生活,时时反观当下的一切。

29. ”女孩变成了一棵大树,立在一条人来人往的官道上,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经过,女孩每天都在近处观望,但这更难受,因为无数次满怀希望的看见一个人走来,又无数次希望破灭。

30. 禅心佛语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31. 佛心禅语能过清淡生活,最知足;有余力帮助他人,最富有。

32. 生死烦恼都是自作自受,无法依靠别人消业。

33. 只有把智慧和实践结合起来,智慧才会产生神奇的力量,而不会成为我们前进途中的障碍。

34. 佛说:人这一生,皆是注定。

35. 禅心佛语什么是敢面对敢承担?不管好坏,任何时候都不动心,心不随境转,心不动摇。

36. 小施主已经犯了八次戒律了,其它各式各样的小错误更是不断。

37. ”人生在世,要乐于助人,要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38. 前世修来今世受,紫袍玉带佛前求。

39.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40. 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41. 佛心禅语淡泊可以使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努力中体验欢乐,在平淡中充实自己。

42. 禅语人生一个人缺乏内在统一的力量,就会像小孩游戏一样,漫无纪律。

43. 禅心佛语每日提醒:真正的幸福就是自己拥有爱的生活。

44. 禅心佛语贪瞋痴心深藏在我们感官的核心底层,而且当我们没有觉知时它就会流窜而出。

45. 禅心佛语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也是另一种明白。

46. 佛说:人有美德,我虚心学习;人有恶行,我小心规避。我追随“善知识”,自修成佛。

47. 恋爱时,他见不到你,便常常与你约会,两个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48. 禅心佛语浩瀚宇宙,运行周密。何来创新,发现而已。

49. 佛心禅语多做正确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断言,所谓:「多看则不偏,多听则不邪。」

50. 你未必了解别人的全部,也就无谓妄加评论,论人长短不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1. 禅语人生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52. (十二)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谓压抑自己。

53. 禅心佛语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而灭,这就是所谓的缘起。

54. 《华严经》卷三十五,十地品不说是非,不传播是非,不计较是非,更不要为是非患得患失。

55. 禅心佛语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56. 禅语人生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57. 禅心佛语聪明的人尊重别人对自己的爱,愚蠢的人伤害爱自己的人。

58. 禅心佛语任何事物可能长久有用,但却不会永久有用。

59. 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优婆塞戒经》卷二,名义菩萨品

60. 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61. 禅心佛语成熟定律:成熟不是你学会了适应别人的本领,而是你造就了自我独立的人格。

62. 好种子与好收成人的心地是一畦田,没有播种下好种子,就没有好的收成。

63. 佛语悟道如同鹦鹉能够学人说话,却不会说出自己的话,原因就在于它没有智慧。

64. 禅心佛语风可以吹起一大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65. 人生箴言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66. 欲生一切德,欲问一切法,欲断一切疑,专求善知识。

67. 要别人适应自己,不如自己先去适应别人。

68. 禅语人生缘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因缘生,当体即空。

69. 佛心禅语人事的艰难,不但是智慧的磨刀石,也能长养毅力与勇气。

70. 微博就像恋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才离开两日,已感地老天荒。于是决定回来。

71. 经典佛语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72. 楼主: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想要小孩呢。

73. 佛心禅语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74. 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

75. 禅心佛语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身心健康、没有病苦、清净自在。

76. 禅语人生只要使你的身、口清净无瑕疵,就是功德了。

77. 改变不了得失,但可以勇敢面对。

78. 禅心佛语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

79. 佛心禅语不要用压抑来控制情绪,最好用观想,用佛号,用祈祷,来化解情绪。

80.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81. 禅语人生一个人要想生活幸福,成就事业,就必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

82.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83.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随随便便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即便是自己的亲属,也不要生起强求心,要随缘自在。

84. (五)一个人永远也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要延缓想过的生活,不要吝于表达心中的话,因为生命只在一瞬间。

85. 喜爱众生爱不分民族,也不分国家,只要是生命,都应该尊重,应该关怀。

86. 修行要落实在当下,做一切事业、做一切善法都要落实在当下。

87. 当责人,责人不必苛尽,苛尽则众远。

88. 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处都是好处,这才是解脱。

89. 禅心佛语佛陀话音刚落,一个叫做阿难的大弟子就站了起来。

90. 禅心佛语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91. 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

92. 我们由于欲望难以满足,而产生贪欲之渴与憎恨不满之火,焚烧我们的身心。

93.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能知理、惜理、守礼,就是光明磊落的人生。

94. 食、色、财宝,无论如何吝惜珍藏,死时仍需空手而去。(宋)冈波巴《宝鬘集》

95. 香梅品尽,两处情牵。

96. 禅心佛语戒杀放生,长养慈悲,是佛陀金口告诫我们终身力行之事。

97. 对于那些不确定的烦恼,浮云来去,相怨,不如相忘。

98. 并非所有事物都如此黑暗,如果您仍然有良好的意愿,您应该看到光在黑暗中发光。

99. 从任何知识所需要的积累、发展的时间过程判断,西周时即有“九数”的教学内容是合乎情理的,当然也许不会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那样高深。

100. 一切诸法皆从自业因缘力故而得生起,而是因缘念念不住,犹如电光。《无字法门经》

101. 禅语人生修道不难,但能放下万缘,人法双绝,四相皆空,平平实实做去即得。

102. 当一个人没办法自我教育时,也就无法再接受别人的教育,因为他的成长实已停止。

103. 禅语人生我们可以投资在自己身上,却不可能投资一段爱情。

104. 禅心佛语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

105. 禅语人生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撕一张日历,很简单,把握住一天,却不容易。

106. 要离苦,就必须远离不道德的行为;要得乐,就必须时刻抱住良心不放。——净慧

107. 佛心禅语不要让别人的一次过失,惩罚自己一辈子。放下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108. 禅心佛语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执著,也不要放弃理想。

109. 禅心佛语人除非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则就不能做到他可能做到的事。

110. 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工,何愁不到极乐?

111. 禅心佛语能够随遇而安是践行因果的体现,是解脱自在的体现。

112.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智者大师)

113. 心安才能身安,安贫就是一个人在不利条件下,也能够保持心灵的安宁。

114. 得到失去是命运,不纠缠。

115.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116. 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117. 禅心佛语面对现实,解决自己能解决的所有问题,解决不了的留着,时间能改变一切。

118. 禅心佛语势利的人总是把时间花在计较上,根本不会浪费时间来管你的闲事。

119. 佛心禅语生一念好心,则结一分好缘;说一句好话,则多一分欢喜。

120. 禅心佛语冒险专家的乐趣并非来自危险本身,而是来自他们使危险减至最低的能力。

121. 禅心佛语明知心不平安是苦事,就赶快以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来安心吧。

122. 在这个纷绕的世俗世界里,能够学会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一切,也是一种境界。

123. 一句禅语一种人生今天只有一次,应好好把握做该做的事。

124. 心者,万法之根本。能一切诸法,唯根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佛经

125. 禅心佛语利用定律:有用才会被利用,无用了就会被抛弃。

126. 佛心禅语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

127.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28. 禅心佛语生活无法跟着良心走的时候,良心便要随着生活而扭曲。

129. 生活的禅法是从内心世界去拓宽空间,能够具有包容的雅量,更有担待的善意,还有对于自我固执的规范,活出生活的活泼与勇气,这份活泼来自于利他的情怀,这份勇气来自于能够纠正自我偏执的信心。

佛学关于忍的句子 篇五

1. 禅语人生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2. 禅心佛语生活中某些单调是必要的。使万物能够多采多姿的,便是太阳单调地日升日落。

3. 禅语人生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行善得乐,为恶得苦。

4. 智慧无相无住,它使人能够把握禅机,超越一切存在,明辨是非,超越不是欲求,明辨即为放下,来去自在,福泽广积。

5. 禅语人生在他还没有做善以前,我们勉励他做,这叫做以勉励来生福。

6. 禅心佛语如果说有果法生,那一定先有因缘,先有四缘,而后有果法。

7. 禅心佛语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8. 禅语人生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9. 佛祖:“你是不是还想做他的妻子?那你还得修炼。

10. 禅语人生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不明白吗?这就是爱,爱的力量。

11. 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

12.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13. 禅语人生有的人之所以痛苦,是追求错误东西的结果。

14. ——燃灯法师天天禅语该做的事,要有毅力与勇气,坚持到底不畏艰难。

15. 禅心佛语劳心可以使身体得到休息,劳力可以使精神得到休息。

16. 禅心佛语客舍给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长;如法戒具足,缘斯得生天。

17. 修行,要修、要行。修就是不断地改正自己,行就是要把正确的理念、法门付诸实践。

18. 如果放在心里会觉得难过,那么就请微笑着放手吧。

19. 人生总是在得失中不断循环,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20. 禅语人生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21. 禅心佛语功德智慧乃万行之初,功德智慧从无相而来。

22. 禅心佛语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郄只是一声的叹息。

23.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普明禅师

24. 光明,希望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也最稀缺的元素,缺或不缺,全看你是否良善。

25. 今天走得动,就赶快起步走。

26. 禅心佛语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27. 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是教我们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计较。一证严法师

28. 知因畏果者修人天善法,通彻因缘者修出离法。

29. 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快乐便是天堂。

30. 生活禅语真诚的微笑与祝福,是安定人心的大力量。

31. 禅心佛语待人处事诚正信实,问心无愧,就可以皆大欢喜,身心自在。

32. 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33. 禅心佛语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4. 有些人的爱只执著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佛学关于忍的句子【推荐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