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实用3篇】

时间:2019-02-08 07:13: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抱歉,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 篇三

  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

  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

  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

  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4. 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本章练习题:

一、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惯穿于唯物辩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的意义。

  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三、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答: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五一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四、简述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

  答: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五、简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答:道德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存依;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六、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答:1、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牲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2、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社会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