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柳(十一首)
  • 茏葱二月初,青软自相纡。意态花犹少,风流木更无。
    影繁晴陌上,烟重古城隅。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
    数树新栽在画桥,春来犹自长长条。
    东风多事刚牵引,已解纤纤学舞腰。
    金堤堤上一林烟,况近清明二月天。
    别有数枝遥望见,画桥南面拂秋千。
    春物牵情不奈何,就中杨柳态难过。
    也知是处无花去,争奈看时未觉多。
    小眉初展绿条稠,露压烟濛不自由。
    莫是折来偏属意,依稀相似是风流。
    九衢春霁湿云凝,着地毵毵碍马行。
    拟折无端抛又恋,乱穿来去羡黄莺。
    千树阴阴盖御沟,雪花金穗思悠悠。
    先朝事后应无也,惟是荒根逐碧流。
    摇荡和风恃赖春,蘸流遮路逐年新。
    颠狂絮落还堪恨,分外欺凌寂寞人。
    暖催春促吐芳芽,伴雨从风处处斜。
    莫道玄功无定配,不然争得见桃花。
    小池前后碧江滨,窣翠抛青烂熳春。
    不是和风为抬举,可能开眼向行人。
    深绿依依配浅黄,两般颜色一般香。
    到头袅娜成何事,只解年年断客肠。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义方 张义方,南唐时历官侍御史、勤政殿学士。“义方,始名元达,事南唐先主为侍御史。先主倚以肃正邪慝,取前朝王义方名以易之。饵丹病?卒。”"南唐保大五年正月元日,大雪,元宗李璟召太弟以下登楼设宴赋诗。时李建勋与徐铉、张义方会於溪亭,帝悉,召和御制,夜分始散。徐铉集其诗,作前后序。""张义方上疏,仅免严刑。自是守正者得罪,朋邪者信用。上之视听,惟在数人,虽日接群臣,终成孤立。"
  • 张文琮 字不详,贝州武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公元六四〇年)前后在世。好自书写,笔不释手。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永徽初,献文皇帝颂,优制襃美。拜户部侍郎神龙中,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韦后临朝,诏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卒。文琮著有文集二十卷,(新唐书志及旧唐书本传)行于世。
  • 周匡物 周匡物,字几本,漳州人。元和十一年进士及第,唐代诗人。仕至高州刺史。
  • 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
  • 郑孺华 郑孺华,大历间人。诗一首。
  • 席豫 席豫(680年-748年),字建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北周昌州刺史席固七世孙。长安年间,席豫应试学兼流略、词擅文场科,考中上等,因父丧没有出仕。太极元年(712年)又考中手笔俊拔科。补授襄邑尉。开元二年(714年)考中贤良方正科,任阳翟尉。因观察使推荐迁任监察御史,出任乐寿令。后官授大理丞,升任考功员外郎,进退人才公正。又任中书舍人。开元二十年(732年)出任郑州刺史。次年(733年)经过韩休举荐召入朝廷任吏部侍郎。天宝六年(747年),进位礼部尚书,多次封至襄阳县子。天宝七年(748年)去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