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夏至避暑北池
  •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参考资料:
  • 译文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注释
    晷:(guǐ)观测日影以定时间的工具。这里指日影。
    漏:即漏壶,古代一种计时的装置,简称漏。
    暇:空闲的时候。
    亭午:正午,中午。
    筠(yún):竹子的青皮。这里指竹子。
    于焉(yān):在这里
    华觞( shāng):华丽的酒杯。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郭郧 郭郧,大历间、贞元毗陵人,诗人。作品有《寒食寄李补阙》等。
  • 郑絪 郑絪(752年-829年),字文明,荥阳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卒于文宗太和三年,年七十八岁。幼有奇志,善属文,所交皆天下名士。擢进士、宏辞高第。累迁中书舍人。唐德宗时宰相。宪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居相位凡四年。后自河中节度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絪守道寡欲,治事笃实,世以耆德推之。太和中,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谥曰宣。絪著有文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李敬方 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唐代诗人。穆宗长庆三年【823】进士。文宗太和【827-835】间,曾任歙州【安徽省歙县】、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刺史。著有《李敬方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八首。
  • 蔡隐丘 蔡隐丘,曲阿人。缑氏主簿,善书。
  •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后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三品。李林甫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他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 崔澹 崔澹,字知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官吏、诗人。父崔玙,兄弟八人并显贵,时谓崔氏八龙。大中十三年登第,终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