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58-259 3、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 译文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直译
    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
    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
    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
    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

    注释
    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簟(diàn):竹席。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星河:即银河。
    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砧,捣衣石。杵,捣衣棒。
    节候:节令气候。
    心期:心所向往。卧:指闲居。落空。
    向来:刚才。秀句:诗的美称。
    鸣鸦:天晓鸦鸣。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58-259 3、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   这是一首酬赠诗,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

      前四句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与诗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

      “长簟迎风早”是说秋风过早地来到庭院,长簟被秋风吹得窸窣咋响。一个“早”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突出感受。“迎风”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达声音更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

      “空城澹月华”,是说空寂约城中洒满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并非说城中空无所有,“空”是寂静之意。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

      “星河秋一雁”,是说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独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种事物连缀成文,构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触到诗人心境为孤凄。

      “砧杵夜千家”,是说时当秋季,人们开始准备寒衣了,故而千家万户都传来了捣衣声。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诗人巧借秋声秋色以渲染愁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颈联转入叙事,写出悲秋的原因。“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节候”,这两个字承接着前四句所写的秋声秋色。“看”和“应”均为揣测之辞,全句意思是说,看来节候大概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测之辞与下句的“卧”字相关照,“卧”是卧病在床,故对节候不能作定论。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实观,疾病缠身,又临深秋,可见诗人的悲哀心情,跃然纸上。此联叙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写的感情依凭,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

      尾联“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二句意谓,深夜吟诵您的秀美诗句,兴味颇浓,不知不觉已是天晓鸦鸣。以扶病之身而能长夜吟庆不倦,自是因为诗句美好,作为酬赠之作,已尽了题意。同时,也写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诗相伴,诗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见。

      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寓情;后半叙事,事中现意。写景与叙事,笔墨虽二,情意实一。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有如红线串珠,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题意为程延有《秋夜即事》诗来赠,韩翃作本诗酬答之。就六、七句观之,当为诗人闲居无职时所作。

    参考资料: 1、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唐代的其他诗人
  •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姚向 姚向[唐]敬宗时人。工书,宝历二年(八二六)尝书郑权碑。笔力精劲,虽唐人工于书者多,而及此者亦少。《集古录》
  • 郭震 郭震一般指郭元振。郭元振(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 颜师古 颜师古(581年~645年),名籀,字师古,隋唐以字行,故称颜师古,雍州万年人,生于京兆万年(今西安),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唐初儒家学者,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之孙、颜思鲁之子。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颜师古随从太宗征辽东,途中病故,终年65岁,谥曰“戴”。墓地位于今山东省兰陵县芦柞镇前芦柞村东南。
  • 畅诸 畅诸,唐朝,生卒年不详,汝州(今河南临汝县)人。开元初登进士第,九年(721)中拔萃科,官至许昌尉。其《登鹳鹊楼》诗有”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之句,盛传于时,历代所赏。
  • 王感化 王感化,建州人,后入金陵教坊。少聪敏,未尝执卷,而多识。善为词,滑稽无穷。元宗嗣位,宴乐击鞠不辍,尝乘醉命感化奏水调词,感化唯歌“南朝天子爱风流”一句。如是者数四,元宗悟,覆杯叹曰:“使孙陈二主得此一句,不当有衔璧之辱也。”由是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