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垂露春光满,崩云骨气馀。
    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
    参考资料:
  • 译文
    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垂露圆浑有力,一笔一划又好似碎裂的云朵力劲暗藏期间。
    请你仔细观察每一个笔画,每一寸都是圆浑流畅、筋骨俱备。

    注释
    削简: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龙文:喻雄健的文笔。
    河图:儒家关於《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
    洛范:
    垂露:书法术语。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入木: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文鉴 文鉴,武宗会昌间苏州僧,武宗会昌二年(842)建经幢于吴县洞庭包山。
  • 常非月 常非月,唐肃宗宫人。
  • 梁升卿 梁升卿,与张九龄善。涉学工书,尤长八分书。东封朝觐碑,为时绝笔。历广州都督。诗一首。传世书迹有泰山摩崖《东岳朝觐颂》(已毁)、《御史台精舍碑》等。
  • 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其貌不扬,懂六蕃语。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今河南安阳)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
  • 丁仙芝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 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