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译文及注释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冬天夜晚冷又长,宫中传出更鼓响。
    冬宵(xiāo)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永:长。夜漏:漏,漏壶,古计时器。此处夜漏是指报更的鼓声,即漏鼓。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白草茫茫蒙浓霜,木叶萧疏冷月朗。
    草白霭(ǎi)繁霜,木衰澄清月。
    霭:霜雾迷茫的样子。澄,澄清明朗的样子。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华服映我衰颓容,红灯照我白发苍。
    丽服映颓(tuí)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正当朝廷尚年少,上朝不禁顾影伤。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yè)
    尚少:用汉代颜驷不遇的典故。谓老于郎署,喻为官久不升迁。


    赏析

      本诗借景抒情,以冬夜的肃杀衬托自己途失意的萧索。又以丽服、朱灯与颓颜、华发的对比,表现诗人无奈的迟暮心情。

      不是真写自己老迈无用,顾影自惭,而是写自己不受重用,与执政者的心意相左。王维早在天宝十一年即为吏部郎中,而至天宝末,转为给事中,官阶并未升迁。据《旧唐书·李垣传》:“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当时,被排挤出朝廷的有“尚书十数公”,而同时启用了一批归附于杨国忠的年轻人。王维虽未外调,但给事中是谏官,在杨国忠一手遮天的极权统治下,可谓无言可进,无言可采。诗人的孤独与苦闷之情,只能在诗中作委婉的流露。

      天宝年问,李林甫和杨国忠先后当政,王维对这两个反动腐朽的政治集团都有所认识,不愿同流合污,但既然在朝为官,也不能不与其敷衍周旋。诗人内心极其苦闷,身在朝廷,心存山野。在这首诗中,他叹老嗟卑,惭愧无用,却隐隐地流露出对当朝援引朋党、年少竞进的不满。诗从他人值省中起笔,写寒夜漫长,漏滴声声,宫外草白霜凝,木衰月清。这萧条冷寂的冬夜景色,更加强了诗人的迟暮之感。五六句自绘其形,丽服与衰颜、朱灯与华发相互映照,对比鲜明。言简韵促,寓慨深沉。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