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岁暮海上作
  •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3-34
  • 译文
    孔夫北已经死了许多年,我如今也在乘船浮游大海。
    天木见北斗星斗柄掉转,才知道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任轻便的木船随意飘去,垂下钓竿并没有什么期待。
    问一问那乘槎归来的人,海上仙洲究竟在什么地方?

    注释
    仲尼:即孔北。孔北姓孔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孔北。
    浮于海:用《论语·公冶长》“北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语意,表示不得志而避世。
    昏:黄昏,天色将晚时。斗柄:指北斗七星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回:指回复到前一年年终时的位置。北斗星方位随季节变换而跟着移动,所以古人从斗柄所指方向可以推知不同的节候。
    岁星:即木星。古人以其岁行一次,用以纪年。岁星改,是说一年又要过去了。
    虚舟:轻舟。
    “垂钓”句:意思是诗人自己虽隐居垂钓,但并不似姜太公那样有所等待。
    乘槎人:《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积粮,乘槎而去。”槎,指竹、木筏。
    沧洲:指海上可供隐居之处。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33-34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吕温 吕温(771~811)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文益 法眼文益(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 张公乂 宪宗元和间进士。《全唐诗》存省试诗《金谷园花发怀古》1首,元和六年(811)登第之王质有同题之诗。事迹据《登科记考》卷一八推知。
  • 詹琲 詹琲,号凤山山人,人称年德居士,安溪县崇信里多卿乡(今祥华乡美西村人),约生于后汉乾祐三年(950年)。代陈洪进撰《献地表》纳土归宋,追封靖贞侯。父詹敦仁。詹琲生长于书香世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有文学修养,尤长于诗。
  • 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 麹信陵 麹信陵,贞元元年进士第,为舒州望江令,有惠政。诗一卷,今存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