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代父送人之新安
  •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参考资料: 1、张明叶.中国历代妇女诗词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09:248 2、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4):文本人民出版社,1990.07:40 3、苏者聪.古代妇女诗一百诗:岳麓书社,1984.05:94 4、傅德岷,卢晋.诗词名句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8.06:323 5、吕海江.幼学古诗画意:吉林美术出版社,1988.02:132
  • 译文
    渡口的杨柳柔条飘拂,春风中入们饮遽了饯行的醇酒。
    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

    注释
    之:往,到。
    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属歙县,唐时改为歙州,宋宣和年问改为徽州。后世称歙州、徽州所辖地区为新安。
    津亭:渡口驿亭。
    毵(sān):毛发或枝条细长的样子,此形容柳条细长下垂。
    酣:饮酒至舒畅的程度。半酣,半醉。
    一叶:形容轻舟。
    将:作助词,表示动作的开端。

    参考资料: 1、张明叶.中国历代妇女诗词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09:248 2、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4):文本人民出版社,1990.07:40 3、苏者聪.古代妇女诗一百诗:岳麓书社,1984.05:94 4、傅德岷,卢晋.诗词名句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2008.06:323 5、吕海江.幼学古诗画意:吉林美术出版社,1988.02:132
  •   诗人的父亲陆德蕴,是一位饱学之士,在落花时节送别友人,而诗人陆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父亲信任和怜爱。《代父送人之新安》便是诗人陆娟代父亲陆德蕴作的送别诗。

    参考资料: 1、朱安群.明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10:484 2、李克淮.诗海探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07:246
  •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 :1315 2、候健 李世凯 史继中.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02:178
明代的其他诗人
  • 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非常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 许德溥 许德溥,字元博,如皋人。文人,南京失陷后,矢志以死,因父亲在世需要赡养,不得已剃发以偷生。为表达对明朝的一片忠心,在左右臂上分别刺上“生为明人,死为明鬼”八个大字,又在胸口刺上“不愧本朝”四字。后被人告发,系狱论死。其妻当流,为同县义士王某夫妻所救。
  • 冯清 冯清,明代大臣。别号濯庵,顺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籍,浙江余姚县人。公元1493年(弘治癸丑)进士。公元1515年(明武宗正德七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公元1517年(正德九年)夏,升户部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三边军饷。[1]
  • 王磐 王磐(约1470年~1530年)称为南曲之冠。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江苏高邮人。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著有《王西楼乐府》、《王西楼先生乐府》、《野菜谱》、《西楼律诗》。
  • 俞彦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钟惺 钟惺(1574~1624)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