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
  •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
    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
    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
    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参考资料: 1、阮堂明 解评.岑参集.太原:山西古藉出版社,2010:1-5 2、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30-132
  • 译文
    暮春时满眼是异乡的草木,晚景中看到那渡津的关楼。
    伯夷曾住过的首阳山,想去瞻仰却没有过河的轻舟。
    于是登上了潼关城头眺望,俯瞰着黄河滔滔奔流。
    自从黄河把大山分开,从此此地征战不休,血流成河。
    潘岳在此作下行行名赋,赫赫曹公于此显奇谋。
    大河上经历了多少往事,如今只见一片凄凉笼罩着空空的河洲。

    注释
    潼关:据《元和郡县志》卷二:“潼关,在(华阴)县东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
    别乡树:指岑参在长安的居处。岑参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后“出入二郡,蹉跎十秋”(《感旧赋》)。为求仕奔波来往于长安、洛阳间。
    津楼:指风陵津楼。伯夷:商末士君子。首阳山:即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首阳山与华山为黄河所隔。
    关城:指潼关城墙。
    洪河:指黄河。
    巨灵:巨灵,指河神,此处指黄河。
    流血:言自古以来此地征战不休,鲜血染红了黄河水。一作“流尽”。
    潘生:指西晋文人潘岳。他曾西来长安,作《西征赋》。
    曹公:即三国曹操,曹操曾西征韩遂、马超,过关斩将,立下赫赫战功。

    参考资料: 1、阮堂明 解评.岑参集.太原:山西古藉出版社,2010:1-5 2、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30-132
  •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此四句写诗人于暮春离开长安,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西去的夕阳徘徊在津楼上久久不下,漫漫归程缥缈在前方,使游子产生一种无所归依感,商末“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叔齐二君子忽然浮现在眼前,多想一睹他们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可在对岸的首阳山无轻舟可济,只能望洋兴叹,空发幽情。

      “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此四句写关城落照中,诗人往登城楼,高处远望,但见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卷夹着沉重的人类历史伤痕,吞噬着无数英魂的悲咽和哀叹,滔滔东流去。

      “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此四句写诗人睹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发思古之幽情,仰慕千古流传的潘岳之赋,缅怀赫赫战功的曹公。自古多为兵家征战之地的潼关,因为有了这份历史的厚重,诗人落寞无聊赖的心绪也变得更加凄凉怅惘。

      诗人献书阙下,对策落第,心绪不佳。东归途中,登高远望,睹奔流万年的黄河水,思古人征战杀伐的累累战绩,叹自己茫然无着的仕途。语言平易浅近,脱口而出,有自然天成的浑圆美,亦可见出岑参早年艺术功底尚不深湛,有偏于浅近平淡之感。诗写一种愁绪,而寄怀于思古之幽情,篇终“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从怀古转到诗人,含蓄浑涵,耐人寻味,直有阮籍《咏怀诗》之深婉不迫、蕴藉思深的风格。

    参考资料: 1、阮堂明 解评.岑参集.太原:山西古藉出版社,2010:1-5
  •   《东归晚次潼关怀古》为岑参早期作品。岑参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二十岁时曾献书阙下,对策落第。作者失意东归,晚宿潼关,慨今怀古,睹景生情,大概于此时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阮堂明 解评.岑参集.太原:山西古藉出版社,2010:1-5
唐代的其他诗人
  • 袁高 袁高,唐代诗人,字公颐,恕己之孙,擢进士第。建中中,拜京畿观察使。坐累贬韶州刺史,复拜给事中。宪宗时,特赠礼部尚书。
  • 郑合 郑合,乾符三年登第。终谏议大夫。诗一首。
  • 朱可名 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武宗会昌中登进士第,官终长安县令。张为《诗人主客图》曾标举其诗,并列其为“广大教化主”之及门者。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六。《全唐诗》存诗1首。
  • 惠能 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氏,唐代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唐中宗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
  • 王鲁复 王鲁复,字梦周,连江人。大历间献诗,得从事邕府。鲁复自高其才,尝谒郎中皇甫湜,久未获见,移书责之:“韩文公接贤乐善,孳孳不倦。公师其文,安可不师其道乎?自此当携酒吊文公墓,不及门矣。”湜乃谢之,在京师,尝草衣骑牛,闻台省有疑狱,白时相,愿往鞫之,其清狂若此。工诗,长于讽刺。《全唐诗》存其诗4首,《全唐诗逸》补诗1首、又断句2句。《全唐诗》又误以王梦周另立目,所收诗1首重出。
  • 大愚 生卒年不详。五代时邺都青莲寺僧。与荆浩同时,曾向荆浩乞画并寄诗达意。事见《五代名画补遗》。《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