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译文及注释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dù)天津。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看花东陌(mò)上,惊动洛阳人。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用潘岳典。


    赏析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参考资料: 1、昌炳兰编著 .历代名人咏洛阳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年04月第1版 :67-68 . 2、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96-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