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拟意
  • 怅望逢张女,迟回送阿侯。空看小垂手,忍问大刀头。
    妙选茱萸帐,平居翡翠楼。云屏不取暖,月扇未遮羞。
    上掌真何有,倾城岂自由。楚妃交荐枕,汉后共藏阄。
    夫向羊车觅,男从凤穴求。书成祓禊帖,唱杀畔牢愁。
    夜杵鸣江练,春刀解若榴。象床穿幰网,犀帖钉窗油。
    仁寿遗明镜,陈仓拂彩球。真防舞如意,佯盖卧箜篌。
    濯锦桃花水,溅裙杜若洲。鱼儿悬宝剑,燕子合金瓯。
    银箭催摇落,华筵惨去留。几时销薄怒,从此抱离忧。
    帆落啼猿峡,樽开画鹢舟。急弦肠对断,翦蜡泪争流。
    璧马谁能带,金虫不复收。银河扑醉眼,珠串咽歌喉。
    去梦随川后,来风贮石邮。兰丛衔露重,榆荚点星稠。
    解佩无遗迹,凌波有旧游。曾来十九首,私谶咏牵牛。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王苏苏 王苏苏,南曲中妓,诗一首。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韦述 韦述(?-757年)唐代大臣,著名史学家,京兆万年人。开元五年,中进士,授栎阳尉,转右补阙,迁起居舍人。说重词学之士,与张九龄、许景先、袁晖、赵冬曦、孙逖、王乾常游其门。十八年,兼知史官事,转屯田员外郎、吏部职方郎中。二十七年,转国子司业,充集贤学士。天宝初年,历太子左右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九年,兼充礼仪使,迁工部侍郎,封方城县侯。述著有《唐职仪》三十卷、《高宗实录》三十卷、《西京新记》五卷、《御史台记》十卷、《开元谱》二十卷,并传于世。
  • 李福业 李福业,调露二年进士,登第后为侍御史。五王诛二张,亦与谋。及败,放于番禺,匿志州参军敬元礼家,吏获之,就刑。诗一首。
  • 崔成甫 崔成甫(713—758),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官校书郎,再尉关辅,贬湘阴。有《泽畔吟》二十章,李白为之序。
  • 崔郾 崔郾(768—836),字广略。举进士,平判入等,授集贤殿校书郎。三命升朝,为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资质秀伟,神情重雅,人望而爱之,终不可舍,不知者以为事高简,拘静默耳。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奸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铨叙之美,为时所称。再迁左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