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池上二绝
  •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240 2、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3
  • 译文
    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对棋:相对下棋。
    下子:放下棋子。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240 2、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3
  •   第一首诗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第二首诗写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池上二绝》就是这样一组描写一种平凡生活的小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两个小景写得可爱、可亲、可信。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3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39-240
  •   据《白居易诗集校注》,这首诗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时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一日游于池边,见山僧下棋、小娃撑船而作此组诗。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93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子兰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 元友直 元友直,生卒年不详。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人,郡望河南(今河南洛阳)。元结之子。代宗大历中曾应进士试,德宗建中元年(780)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京畿尉。贞元中历官度支员外郎、度支郎中。十一、二年(795、796)间尚在朝,其后行迹无考。事迹散见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元君(结)表墓碑铭并序》、《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七六、《新唐书·顾少连传》、《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三及卷一四。《全唐诗》存诗1首。
  • 步非烟 步非烟,也作步飞烟,是唐传奇《非烟传》中的女主角,是唐懿宗时期临淮武公业的爱妾,曰非烟,姓步氏,容止纤丽,若不胜绔罗。善秦声,好文笔,尤工击瓯,其韵与丝竹合。
  • 蔡文恭 蔡文恭,生平无考。《盛唐诗纪》卷一〇八以为盛唐时人。一说为隋唐间人蔡允恭之传误。《全唐诗》收《奉和夏日游山应制》(应从《文苑英华》作“应教”)诗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七九。
  • 孙顾 孙顾,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清露被皋兰》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二。
  • 冷朝光 冷朝光,唐诗人。玄宗天宝前在世。《金陵诗征》卷二以为或系冷朝阳之兄弟,南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