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吕价 字里不详。德宗贞元间曾应进士试。穆宗长庆四年(824)之前登进士第。事迹据《宝刻丛编》卷八。《全唐诗》存诗1首。
  • 沈和 沈和,字和甫。生年不详。《录鬼簿》列其入方今已死名公才人相知者”,小传中又称“近年方卒”,据王钢《录鬼簿三种校订·前言》,《录鬼簿》第一次修订传世当在至正二年(一三四二年)至五年(一三四五),则其卒年当在元统、至元到至正之间(一三三四—一三四一)。杭州人。其生父早逝,母再嫁黄姓。元代后期知名曲家黄天泽即其同母异父弟。后寓居江州(今江西九州)。门岿《元曲百家纵论·以南北调合腔的蛮于汉卿》认为其离开杭州去江西,可能有家庭的缘故。
  • 鲍君徽 字号、里居、生平均不详,唐代中后期女诗人。善诗,早寡,无兄弟,奉母以生,与尚宫五宋(宋若昭五姐妹)齐名。德宗尝召入宫,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入宫不久,既以奉养老母为由,上疏乞归。《全唐诗》存诗四首,她的诗大都从容雅静,而不故为炫耀。其中一首为应制诗也无非是“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歌固”那一套,缺乏生气。乐府《关山月》作边塞之声,有须眉气。《惜花吟》和《东亭茶宴》书宫人生活写照,值得一读。
  • 薛存诚 薛存诚,字资明,唐河中宝鼎(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鼎)人,贞元元年进士,生卒年不详。薛存诚父薛胜,能文,曾作《拔河赋》,因有文采,风行一时。薛存诚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好学,长于诗赋。他于贞元年间(785—804年)中进士,初任节度使府幕僚,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兼管馆驿。不久转调殿中侍御史,后又迁度支员外郎、御史中丞。
  • 李暇 玄宗天宝以前人。生平不详。李康成编《玉台后集》曾录其诗。事迹见《盛唐诗纪》卷一〇七。《全唐诗》存诗5首。
  •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