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偶作二首
  • 扰扰贪生人,几何不夭阏。遑遑爱名人,几何能贵达。
    伊余信多幸,拖紫垂白发。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
    筋骸虽早衰,尚未苦羸惙。资产虽不丰,亦不甚贫竭。
    登山力犹在,遇酒兴时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安身有处所,适意无时节。解带松下风,抱琴池上月。
    人间所重者,相印将军钺。谋虑系安危,威权主生杀。
    焦心一身苦,炙手旁人热。未必方寸间,得如吾快活。
    日出起盥栉,振衣入道场。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日高始就食,食亦非膏粱。精粗随所有,亦足饱充肠。
    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床。清风飒然至,卧可致羲皇。
    日西引杖屦,散步游林塘。或饮茶一醆,或吟诗一章。
    日入多不食,有时唯命觞。何以送闲夜,一曲秋霓裳。
    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自喜老后健,不嫌闲中忙。
    是非一以贯,身世交相忘。若问此何许,此是无何乡。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包融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 丁仙芝 丁仙芝,字元祯,曲阿(今江苏丹阳市)人,唐开元十三年登进士第,仕途颇波折,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亦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好交游,其诗仅存十四首。
  • 郑愔 郑愔(?-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
  • 马乂 马乂,宣宗时人。生平不详,仅留下作品《蜀中经蛮后寄陶雍》。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杨师道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杨师道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中书令。李承乾谋反案后,被罢为吏部尚书。唐太宗东征时,杨师道暂代中书令,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647年(贞观二十一年),杨师道病逝,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号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