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偶作五首
  •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机生机,巧生巧,心镬烘烘日煎炒。闯蜀眉嚬游海岛,
    扶桑椹熟金乌饱。金乌饱,飞复飞,四天下人眼眙眙。
    孰云我轻薄,石头如何唤作玉。孰云我是非,
    随邪逐恶又争得。古人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
    岂不见大鹏点翼盖十洲,是何之物鸣啾啾。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华。小人食不食,纵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夸。尔非凤炙麒麟肉,
    焉能一挂于齿牙。去来去来归去来,红泉正洒芙蓉霞。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如何秋雨洒庙门。
    铜台老树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孙。几许繁华几更改,
    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坐看楼阁成丘墟,
    莫话桑田变成海。吾有清凉雪山雪,天上人间常皎洁。
    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王濯 王濯,唐诗人。高宗韶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以直敷文阁知阆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二)。三十年,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一八六)。
  • 周瑀 周瑀,唐诗人。开元、天宝时(685——762)在世。曲阿(今丹阳)人。曾为吏部常选。瑀善诗,当时就有诗名。殷璠汇集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沈如筠、孙处玄等十八人诗为《丹阳集》,并评周瑀诗曰:“窈窕鲜洁,务为奇巧”。《全唐诗》录存其诗三首。
  • 陈复休 号陈七子。排行七。德宗贞元间至褒城,年约50余,多变化之术号陈七子。排行七。德宗贞元间至褒城,年约50余,多变化之术。因狂醉市中而入狱,不食而死。弃之郊外,旋还家,复至市中。柳仲郢、周墀、高骈等皆礼重之。僖宗中和五年(885)至长安,曾寄诗与宦官田令孜。后卒于家。其后复有人云在长安见之。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五二引《仙传拾遗》。《全唐诗》存断句2。
  • 吴公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士。其事见于《史记》和《汉书》贾谊传,吴公与李斯同邑,说明他也是上蔡人,并曾学事李斯,当过李斯的学生。明代李本固《汝南遗事》:“汉河南守吴公墓在邵店东北隅。重兴寺,明嘉靖间土人创立。后佛殿掘得墓砖甚多,次获一碣,上有汉吴公墓字。”邵店在今河南省上蔡县南部,为宋代上蔡三镇之一。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上蔡,州北五十五里,二乡,东岸、苽陂(即今华陂)、邵店三镇。吴公葬于此,其或为邵店人。
  •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于邺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书均以于邺、于武陵为二人,如:新唐书艺文志既录于武陵诗一卷,又有于邺诗一卷,全唐诗以于武陵为会昌时人,复以于邺为唐末人。此从唐才子传)杜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