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群,声迹不相傍。
    始闻汾阳生,文行众所谅。
    独哦青山间,悼古或悲怆。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是时予爱之,颜采莫得望。
    倏然能见过,远涉丹湖浪。
    袖携一卷诗,行橐更无长。
    固与俗人殊,於焉识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骇子发论高,万仞耸孤嶂。
    又如决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叹环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骐骥驹,谁用伯乐相。
    自从昔还朝,汩汩走俗状。
    未尝寄子书,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闶。
    把笔诚不勤,强意乃为妄。
    兹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参考资料:
宋代的其他诗人
  • 哀长吉 哀长吉(生卒年不详)字叔巽,又字寿之,晚号委顺翁,崇安(今属福建)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授邵武簿,调靖江书记,秩满归隐武夷山。有《鸡肋集》,《全宋词》辑其词六首。
  • 沈瀛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 刘泾 刘泾(1043?~1100?)字巨济,号前溪,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为太学博士。元符末,官至职方郎中。米芾、苏轼之书画友。苏轼答刘泾诗云:“细书千纸杂真行。”鲜于伯机藏杂帖一册,内有刘泾墨帖一纸。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亦工墨竹,以圆笔作叶,成都太智院法堂有松竹画壁各一堵。卒年五十八。《宋史本传、画继、东坡集、云烟过眼录、图绘宝鉴》
  • 赵汝茪 赵汝茪guāng(约公元1247年前后在世),字参晦,号霞山,又号退斋,赵宋宗室,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七世孙,为赵善官之幼子。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有词名,周密曾拟其词体作词,宋编的《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均选其作品,《全宋词》辑其《退斋词》一卷,存词九篇。
  • 李好义 李好义(?—1207年),华州下邽(今陕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名将,忠义传家。祖父李师中在南宋初官至领忠州团练使,父亲李定一职至兴州(今略阳)中军统制。杨巨源(?—1207年),字子渊,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广元西南)人,祖籍成都。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时,李好义正任兴州的中军正将,立即自抗金前线的西和州(今甘肃省西和西南)青坊赶回兴州。在吴曦叛变几天之后,李好义“与其徒谋举义”。
  • 胡仔 胡仔(1110~1170),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元任,胡舜陟次子。绩溪(今属安徽)人。宣和(1119~1126)年间寓居泗上,以父荫补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升从仕郎。绍兴六年(1136),随父任去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