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 同:鳏)
    参考资料: 1、侯书生,邱卫东编著. 领导干部古文观止[M].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01.第6-7页
  •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
    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参考资料: 1、侯书生,邱卫东编著. 领导干部古文观止[M]. 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01.第6-7页
  • 古今异义
    大道
    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
    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贼而不作
    古义: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古义 :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
    〔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
    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从外面。
    7.选贤举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

  • 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⒈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⒉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⒊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先秦的其他诗人
  •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谷梁赤 谷梁赤,战国经学家。名或作喜、寘、俶,字子始,山东省菏泽定陶人。相传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仅口说流传,至谷梁赤,为《春秋》残亡,多所遗失,乃为经作传,称《春秋谷梁传》。
  • 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1-2]。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基本格局。秦始皇死后,勾结内官赵高伪造遗诏,迫令公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 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楚国辞赋作家。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 公羊高 公羊高,旧题《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战国时齐国人。相传是子夏(卜商)的弟子,治《春秋》,传于公羊平。《春秋公羊传》最初仅有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及齐人胡母生,才“著于竹帛”,流传于世。《春秋公羊传》,亦称《公羊春秋》或《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着重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史事记载较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