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 潮水定可信,天风难与期。
    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
    以此难挂席,佳期益相思。
    海月破圆景,菰蒋生绿池。
    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
    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
    岁物忽如此,我来定几时。
    纷纷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发新林浦,空吟谢脁诗。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周维扬,陈子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第118页-第119页
  • 译文
    潮水涨落有一定周期,比较可信,而大风的起止却难以预料了。
    清晨还是西北风,黄昏就成为东南风。
    所以很难依靠风向挂帆,佳期眼看要过去,所以特别想念你。
    海月被风吹破明洁的圆影,茭白也已经生满了绿水塘池。
    昨日去北湖看看那里的梅花,刚刚开放还没有开满枝头。
    今天早上来看东门的杨柳,满是夹道下垂的青丝。
    草木感知季节,我来的时候却难以确定。
    思绪纷纷如江上的飘雪,客旅的我愁绪如岸边青草离离。
    明天一早就从新林浦出发,一路高吟谢脁描写新林浦的诗。

    注释
    新林浦:又名新林港,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源出牛头山,西流入长江。
    期:约定。
    挂席:行舟扬帆。
    佳期:指与友人相会的日期。
    破圆景:指圆月又快了。
    菰(弧gū)蒋:植物名。名“蒋”,或作“菰”,俗称“茭白”,多年生宿根草本。
    绿池:清澈的池水。
    昨日:指前些日子。
    北湖:即玄武湖,在今南京市。
    白门:指金陵(今南京市)城的西门。古人称西方为白,故称金陵为白门。
    岁物:指岁时风物。
    忽:迅速。
    如此:指前面对时光易逝,景物变化迅速的描写。
    定几时:定在什么时候?
    草草:忧愁的样子。
    客中:羁旅之中。这里指李白自己在作客.
    明发:天将晓时光明始发。
    谢脁:南齐著名谤人。
    谢脁诗:指谢脁《之宜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浦》一诗。谢脁到宣城郡去任太守时,从建康(即金陵,今南京)新林浦出发,曾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周维扬,陈子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第118页-第119页
  •   天宝十三载(754)初春,李白游金陵新林浦为风浪所阻,怀念友人有感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周维扬,陈子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第118页-第119页
  •   此诗交代其现阻风遇雪,只能等待明晨逆流行船,且追忆昨日玄武湖、今朝白门之游。“清晨西北转,薄暮东南吹”两句不仅从大处落笔,描写了潮水涨落和风云的变幻莫测,而且也暗示了诗人难以继续前行的无奈和失落。“难”,“转,“相思””,诗人将真实的感情蕴于其中。追忆昨日玄武湖、今朝白门之游,表面上描写诗人游玩之尽兴,以反衬诗人不能与友人相会而思念友人。表达了诗人飘零孤苦的情怀和思念友人之情。全诗景情交融,意蕴深厚。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风浪太大,难于扬帆行舟,与友人相会的时间恐怕难以确定了,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中六句借景物变化迅速,喻时光易逝。诗中的“北湖”、“白门”、都是南京地名,并且强调了玄武湖的梅花的盛开姿态,高洁秀雅,花色浓淡相宜。诗人描写海月被风吹破明洁的圆影,茭白也已经生满了绿水塘池;想像刚刚开放的梅花清幽而淡雅;还有东门的杨柳,满是夹道下垂的青丝。从“昨日”到“今朝”,暗示了诗人充实的行程和美好的游历,“梅花”和“杨柳”,则渲染出了玄武湖优美的景色和金陵的独特杨柳。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玄武湖和金陵的景色的喜悦、悠闲之情。

      后两句意为:我通夕不寐,新林浦天已黎明,但风浪太大,未能平息,只好空吟着谢眺的诗句。“空”字用得恰到妙处,表达了诗人对难以预料的风雨的无可奈何,增添了全诗的思念之情,使主题更加鲜明。且追忆昨日玄武湖、今朝白门之游,诗人对如此美丽的景色已是无心观赏了,只想与友人相会。抒发了作者飘零孤苦的情怀和思念友人之情。

    参考资料: 1、刘开扬,周维扬,陈子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 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09:第118页-第119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裴略 唐太宗时期初为宫廷侍卫,参加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名落孙山,后直接向当朝宰相温彦博申诉,温彦博通过一番考核,认可了裴略的才华,并委以重任,因而有“裴略自赞”的典故流传后世。《启颜录》和《舌华录》中均对此事有所记载。
  • 刘乙 刘乙(1852~?年)号来生。江西宁都固厚乡明坑村人。州增生。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科举人,封中宪大夫,分发福建试用知县。因厌官场腐败,辞归故里,倡设高小学校,培植人才,县宰金公赞之“开梅江风气之先哲”。热心公益事业,因德昭学博,七旬诞日,大总统黎褒辞奖誉,赠匾书“宗仁主义”,省长、镇使、道尹、县长及全县士绅纷送匾额,并撰文咏诗制屏为之祝寿。
  • 张隐 张隐,龙纪初伶人。诗一首。
  • 胡直钧 胡直钧,唐朝人,登贞元十九年进士第。
  • 沈彬 [约公元八五三年至九五七年间在世]字子文,(五代诗话作子美。此从唐才子传)筠州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七年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间在世,年约九十岁左右。少孤,苦学。应举不策。乾符中,(公元八七七年左右)南游湖、湘,隐云阳山数年。又游岭表,约二十年,始还吴中。与僧虚中、齐己为诗友。时南唐李升镇金陵,旁罗俊逸儒宿。彬应辟,知升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升大喜,授秘书郎。保大中,以吏部侍郎致仕。归,徙居宜春。时年八十余。李璟以旧恩召见,赐粟帛官其子。彬著有诗集一卷,《唐才
  • 庾承宣 庾承宣,贞元十年及第。太和中,终检校吏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