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梁甫吟
  •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参考资料:
  • 梁甫吟,乐府曲调名,也作“梁父吟”。古辞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首诗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用历史阐明现实,感慨遇合之难。沈德潜评曰:“拉杂成文,极烦冤瞆乱之致,此《离骚》之意也。”(《明诗别裁集》)
    翳(yì):云雾。
    淆:搅乱,搞混。
    倏(shū)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僖公三十二年,逢孙等潜邀秦国袭郑,穆公咨询百里奚、蹇叔,二人均表示反对,穆公不听,大败而返。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史记·秦本纪》。
    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以薏苡(yìyǐ)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停婚仆碑:魏征以直谏深得唐太宗敬重。魏征临终时,太宗将公主许魏征子叔玉;魏征死,太宗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罢婚,还推倒魏征的墓碑。事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十三。
    虹霓(ní):相传虹有雌雄之别,色鲜亮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为霓。
    明良:指上文提到的齐桓、秦穆、汉光武、唐太宗、燕丹和管仲、百里奚、马援、魏征、荆轲。际会,遇合。童角,指少儿、儿童。古代未成年者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角,也称总角。稊(tí),草名,此处泛指草。
    皇父:指李辅国。唐肃宗尊称其为“皇父”。艳妻,指张良娣。马角突兀,马生角原本指不可能之事,故曰突兀。牝(pìn)鸡,母鸡。古代称女性掌权为牝鸡司晨。《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颠倒衣裳:本指手忙脚乱,仓皇无章。蒺藜,草名,生长于沙地。诗中代指陕州。
    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屈原作。相传是屈原的绝命词。此处指怀抱石头自沉。子胥:伍子胥,原楚大夫伍奢次子,因伍奢被杀,逃至吴,辅佐阖闾夺取王位,富国强兵,破楚复仇。夫差时,因劝夫差拒绝接受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触怒夫差。被赐剑命自尽。
    ⒂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鬼怪。
    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故又称天柱山。相传周古公亶父自豳迁此。竹实,又称竹米,竹子所结的子实。相传凤凰以之为食。
  •   《梁甫吟》系乐府旧题,后人多用于抒发心中不平之气。如李白《梁甫吟》,即充满志不得伸、怀才不遇的忿懑之情。刘基此诗借古讽今,抨击了元末忠臣被弃、小人得志的政治现象。诗中“赤苻天子”指东汉皇帝。“乃以薏苡为文犀”,指东汉马援从交阯回京城,带了一车薏苡,用作种子。马援死后,有人上书皇帝,诬陷马援从交阯带回的是一车明珠和有纹理的犀角,致使马援不能安葬祖坟,朝臣不敢送葬。“停婚仆碑”指唐朝魏征死后,受人诬陷,唐太宗下令放倒魏征墓碑(碑文为唐太宗撰),解除自己女儿与魏征儿子叔玉的婚约。以上两个典故分别见《后汉书·马援传》和《新唐书·魏征传》。

明代的其他诗人
  •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 汤允绩 [明](公元?年至约一四六七年)字公让,濠人。生年不详,约卒于明宪宗成化三年。为诸生。工诗,负才使气。巡抚尚书周忱使作启事,即席成数万言。忱荐之朝,少保于谦召询古今将略及兵事,应对如响。稍迁至指挥佥事。天顺中,锦衣侦事者摭允绩旧事以闻,谪为民。成化初,复故官。三年,擢都指挥佥事,分守孤山堡,与贼战死。允绩官京师时,与王淮、刘溥等唱酬,号景泰十才子。著有东谷集十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冯清 冯清,明代大臣。别号濯庵,顺天府(治所在今北京市)籍,浙江余姚县人。公元1493年(弘治癸丑)进士。公元1515年(明武宗正德七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公元1517年(正德九年)夏,升户部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三边军饷。[1]
  • 丘浚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丘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石茂华 石茂华(1521—1583),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益都(今青州)人。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进士,任浚县(今屑河南)知县,年仅23岁。处理诉讼案件,人称公正明断。黄河泛溢,他亲率民工筑堤防洪。任扬州(治今扬州市)知府时,倭寇侵扰江淮地区,他排除严嵩义子赵文华的干扰,打退了进犯扬州的倭寇。后升任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察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这里大饥荒,他奏准朝廷,蠲免徭赋,开仓救灾,因操劳成疾,呕血身亡。赠太子少保,谥“恭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