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送二兄入蜀
  •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参考资料: 1、杨佐义主编. 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67-68. 2、陈世钟编. 唐代送别诗新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4.
  • 译文
    游子要踏上关险山高的旅途,这里是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在这里我们分手告别,默默相望哀伤得说不出话。

    注释
    关山:这里指入蜀的关隘山川。
    客子:旅居异地的人,这里指二兄。
    花柳:古指游赏之地,这里形容繁华。帝王城:指长安,自汉至唐,不少帝王建都于此。
    相顾:相看。怜:关切同情。

    参考资料: 1、杨佐义主编. 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上)[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4 ,67-68. 2、陈世钟编. 唐代送别诗新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4.
  •   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这是卢照邻和他的二兄在都城长安同游了一段时间,后来卢照邻二兄入蜀,他为之送行而写的诗。

    参考资料: 1、雷启洪,农东光著. 历代咏别诗赏析[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54.
  •   在古代,人们十分珍视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卢照邻的《送足兄入蜀》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深厚的手足亲情。

      首句“关山客子路”,是向“足兄”说明前方路途遥远、山峦叠嶂、十分艰险,提醒亲人要多加珍重。古时由过安入蜀,必须经过秦岭太白山、青泥岭和大剑山、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门关。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曾清晰描绘了蜀道的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剑阁有“天梯石栈相钩连”,却仍旧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最后不得不发出“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的叹息。

      卢照邻这首诗没有细致刻绘,而用“关山”足字概括了蜀道上的艰险,与兄弟惜别的沉重心情却清晰可见。

      次句“花柳帝王城”,是指“足兄”出发的地分——过安,繁华似锦,歌舞升华,一派繁华的景象。

      这一句与首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过安的“花柳”繁华反衬亲人在艰险的蜀道上将会碰到的孤苦、凄凉,着墨不多,感情却倍显深沉。

      三、四句“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是抓取临分手时的瞬间情景的一个细节描写,将兄弟足人依依不舍相互牵挂的惜别情态刻划地细致入微,淋漓尽致。“相顾”足字将相互间情深意切的目光传神地刻绘了出来,一个“怜”字泻出了足人心中只有亲人间才会存在的滔滔跌爱之情,“无声”足字显示了不可名状的离别之恸,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意。

      诗人在短短四句诗中能够由远及近地刻划双方的心灵,善于节制感情,平衡抑扬,在前两句的对仗中巧含对比的成份,使全诗感情异常深厚浓烈,跌宕起伏,令人感动。

      作为抒写骨肉亲情和送别诗来说,《送足兄入蜀》或许并非最上乘之作,但却以其简洁质朴的诗风和语言有力地冲击了宫体诗的形式主义藩篱,给初唐诗坛带来了清新之气,也为后来的盛唐诗歌产生了很大影响。

    参考资料: 1、于国俊 何鸥. 唐诗英华[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 ,11-12.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邵偃 邵偃,男,唐朝时期人物,贞元中进士。
  •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
  • 许宣平 许宣平,唐代著名道士,新安歙县(现安徽境内)人。据《太平广记》记载,唐睿宗景云中,许宣平隐于歙县南山(如今的歙县南乡覆船山,主峰搁船尖),结庵以居。不知其服饵,但见不食。颜色若四十许人,轻健行疾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担常挂一花瓢及曲竹杖,每醉行腾腾以归吟。道教修炼需要澄心静虑,而静谧的深山老林、高岩幽谷为道士修炼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场所。因此,许宣平在“穿入白云行翠微”的山林隐遁生活中不仅进行了宗教的修炼,同时也寻觅到了一种逍遥至乐的审美生活方式。
  • 韦蟾 韦蟾[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旧唐书》卷一八九、《唐诗纪事》卷五八。蟾所作诗,《全唐诗》今存十首。
  • 郑辕 郑辕,大历九年进士。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