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久忘上封事,复笑升天行。
    窜逐宦湘浦,摇心剧悬旌。
    始惊陷世议,终欲逃天刑。
    岁月杀忧栗,慵疏寡将迎。
    追游疑所爱,且复舒吾情。
    石角恣幽步,长乌遂遐征。
    磴回茂树断,景晏寒川明。
    旷望少行人,时闻田鹳鸣。
    风篁冒水远,霜稻侵山平。
    稍与人事间,益知身世轻。
    为农信可乐,居宠真虚荣。
    乔木余故国,愿言果丹诚。
    四支反田亩,释志东皋耕。
    参考资料:
  • 译文
    只期达到明道志,不求富贵怕偷生。
    今久淡忘曾上奏,更笑求仙学道人。
    才贬永州司马时,食宿不安心担惊。
    先怕横遭世人议,后恐帝王赐死刑。
    担心今随岁月去,闲散无事少应承。
    畅游山水本所爱,排遣郁闷舒我情。
    幽静石角信步至,远村长乌得空行。
    茂林遮断石磴路,穿林突现平川明。
    远望但见行人少,时闻田鹳三两声。
    风吹竹低远水现,傲霜稻海与山平。
    参与人间俗世事,更知小我身世轻。
    为农确有真欢乐,居官满篇虚荣心。
    朝中不乏栋梁材,但愿为国献忠诚。
    我欲弃官归田园,躬耕东皋慰平生。

    注释
    ⑴封事:奏章。
    ⑵升天行:指求仙学道之举。
    ⑶摇心:心忧不宁。
    ⑷天刑:朝廷的惩罚。天,上天,指朝廷,皇上。
    ⑸将迎:送迎。指人际交往应承。《庄子·知北游》:“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⑹风篁:风吹竹丛。篁,竹丛。
    ⑺稍:已,既。
    ⑻乔木:《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⑼丹诚:即赤诚。
    ⑽四支:即四肢。反:通返。
    ⑾东皋:潘岳《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壤兮”。李善注:“水田曰皋。东者,取其春意。”又,唐初王绩有战功,官至大乐丞,而自号东皋子,“挂冠归田,葛巾联牛,躬耕东皋。”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郑昈 郑昈,字景辉,连江人。天顺间,以贡为叙州通判。性廉介,义不入人一钱。同事有绘《一堂和气图》者,其人墨,昈手裂之当道右。富民诬人以戍,昈力白其冤。满九载,罢归,名其室曰:“释锄”。暇则泼墨自遣。其子以故宅湫隘,不可以宾,隔巷构三楹,方上梁,见彩帛悬焉,问何从来,对曰:“往叙州归时,百姓奔送者”昈瞪目曰:“此汝屋也。吾死不入。”其后昈卒,垂绝矣,子妇舁入新室,昈足距于门,不得入,乃殓于旧室。
  • 王泠然 王泠然(?692--?725),字仲清。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五年登进士第,后官太子校书郎。曾上书张说自荐,未果。秩满,迁右威卫兵曹参军。工文赋诗。气质豪爽,当言无所回忌,乃卓荦奇才,济世之器。惜其不大显而终。有集今传。
  • 张碧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 韩滉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宰相,太子少师韩休之子。贞元三年(786年),韩滉去世,年六十五。获赠太傅,谥号“忠肃”。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所作《五牛图》,元赵孟頫赞为“神气磊落,希世名笔”。好《易》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议》等,今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 赵牧 赵牧[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俊才,负奇节。大中咸通间,(公元八四七至八七三年)累举进士不第。遂舍场屋,放浪人间以终。牧为诗效李长吉,颇涉狂怪,耸动当时。
  • 郑还古 [唐][约公元八二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自号谷神子,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初前后在世。元和中,登进士第。终国子博士。还古尝注老子指归十三卷,传奇集《博异记》,相传亦是他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