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参考资料: 1、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2、徐培均编.婉约词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3 3、惠淇源编.婉约词.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270-271
  • 译文
    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
    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注释
    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
    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
    金缕衣:以金丝联缀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此指华贵的衣服。
    鳞鸿:犹言鱼雁,古人认为鱼和雁都能代人传递书信。
    辽东,古代郡名,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
    十四弦:一种十四根弦的弹拨乐器。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处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参考资料: 1、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2、徐培均编.婉约词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3 3、惠淇源编.婉约词.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270-271
  •   此词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情态和思绪,属于传统的“闺情”一类,同时该词也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填词技巧。

      上片写女子的懒散无聊,房中的陈设、身上的衣着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却是空虚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与她相伴。

      下片写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无聊赖的原因。经年得不到远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弹泪。“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相思相爱之深。

    参考资料: 1、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   此词是“花间”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格调,其写作年月待考。

    参考资料: 1、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宋代的其他诗人
  • 王安礼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 赵希迈 赵希迈,字端行,(一作瑞行)号西里,永嘉人。约公元一二四o年前后在世,即宋理宗嘉熙末前后在世。能词,作有西里稿。
  • 徐瑞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陈璠 陈璠,南宋,宋代宿州太守陈璠,任期五年,因贪污被处极刑。临刑之前,陈璠索笔作下《临刑诗》一首。陈璠原本出身贫寒,做过供人奔走之隶卒。然而做官以后,贪得无厌,诛求无已,终于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及早悬崖勒马,结局又将如何呢?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曾经作有诗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今天想来,确是至理名言。每个领导干部,切不可疏于律己;朱德的名句,应该成为每个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 张辑 张辑(生卒年不详)字宗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张辑有《沁园春》(今泽先生)词,自序云:“矛顷游庐山,爱之,归结屋马蹄山中,以庐山书堂为扁,包日庵作记,见称庐山道人,盖援涪翁山谷例。黄叔豹谓矛居鄱,不应舍近求远,为更多东泽。黄鲁庵诗帖往来,于东泽下加以诗仙二字。近与冯可迁遇于京师,又能节文,号矛东仙,自是诗盟遂以为定号。有词作《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等。
  • 施酒监 施酒监,宋朝词人,代表作《全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