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五松山送殷淑
  • 秀色发江左,风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还,独立扬清波。
    载酒五松山,颓然白云歌。
    中天度落月,万里遥相过。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
    明日别离去,连峰郁嵯峨。
    参考资料: 1、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 .铜陵市: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10-11页 2、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65页
  • 译文
    秀美的容色多生在南国,你风雅潇洒,真令人无话可说。
    殷仲文一去而不回还,唯有你独立于世,激扬清波。
    带着酒来到五松山上,醉中高唱《白云歌》。
    中天的月亮已经偏西,但仍遥隔万里拜访你我。
    手把酒壶流连这轮明月,唯恐把大好的时光蹉跎。
    明天你就会离我而去,只剩下高峻的山岭连绵不绝。

    注释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西北。殷淑:道士李含光门人,道号中林子。
    江左:即江南。
    若:汝,你。奈若何:谁能和你相比。
    仲文:指晋人殷仲文。据《晋书·殷仲文传》“殷仲文,南蛮校尉颧之弟也。少有才藻,美容貌”。
    颓然:感伤之意。《白云歌》:又名《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因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
    “中天’’二句:谓月过半空,已向西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流光”句:谓光阴似箭,令人忧愁。
    “连峰”句:形容别离后将相隔万水千山。郁:阻滞。嵯峨:山高峻貌。

    参考资料: 1、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 .铜陵市: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10-11页 2、詹福瑞.李白诗全译.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665页
  •   这是一首颇有新意的离别诗,一首贮满友情和才情的诗歌。

      诗一开首,先夸对方的才情。好友殷淑“秀色”江南,“风流”无比,真像才貌双全的殷仲文再生。诗人以“送别”为这首诗诗情的触发点,却未吐离情别绪,反倒特写好友的才华,颇有离题之嫌。其实,其妙需要推敲。首先,写才情是为了突出友情。不平凡的才华和“独立扬清波”的傲岸不羁的性格是双方彼此深入了解并引为同调、至交的不寻常友谊的纽带。友情来自才情,来自相互吸引。其次,友情的深厚引起刻骨铭心的离情之苦:好友一去,知音难觅,还有谁能如此理解和慰抚自己。因此,诗人开头用了曲笔,看似曲折绕远写来,其实却把诗人离别时复杂的痛苦心情含蓄而细腻地表达出来。这样写绕了个弯子,为诗人情感蕴集、积聚做了铺垫。

      诗中间直抒离情。诗人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送别场面,引出一幅“五松山月夜送友图”。诗人送友精心选择了月夜五松山这典型环境是颇具匠心。清幽的五松山是美的,月夜的五松山更是妩媚。而一对好友身临其境,勾起漫步山麓,谈诗论文,长啸抒怀,高歌述志的美好友情的回忆。酒、月是诗人李白诗中的宠物。而今五松惜别,诗人又借酒、月写景抒情,颇见奇效;好友举杯话别,“别语缠绵不成句”(黄大临《青玉案》);临别痛饮,对月把酒而歌《白云》;醉不成欢,颓然相对而离情油然而生,坐看月落,别情依依,难舍难分……这幅诗人精雕的“送友图”,景情相生、相融。

      尾句“连峰郁嵯峨”除加重了万山阻隔的别离痛苦的沉闷气氛外,还巧妙地抒发了诗人长期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抚酒惜此月”,借酒、月过渡,巧妙自然;借月色流光之喻,发时光飞逝、壮志不遂之牢骚,画龙点睛。

      这首诗诗首以夸好友才情为开始,结尾以自己才情无法施展结穴点题,令全诗主旨豁然显露。

    参考资料: 1、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铜陵文史资料 第4辑 铜都历代诗粹.铜陵市: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1年:19-20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邵偃 邵偃,男,唐朝时期人物,贞元中进士。
  • 穆寂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贞元末应科目及第。宪宗元和五年(810)任监察御史,入湖南幕府。又官著作佐郎。早年与皎然相识。
  • 郑光业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懿宗至僖宗初年人。举进士状元及第。事迹见《北里志》、《唐摭言》卷一二。《全唐诗》存诗1首。
  • 郑颢 郑颢(817~860年),字奉正,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唐朝大臣,唐宪宗朝宰相郑絪之孙。出身荥阳郑氏,幼而爽悟,博闻强识。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考中状元,累迁右拾遗。唐宣宗即位,迎娶万寿公主,拜驸马都尉,授银青光禄大夫,充任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秘书监。大中十三年,拜兵部侍郎,出任河南尹。咸通元年(860年),去世,时年四十四,追赠太师。
  • 李深 李深,字士达,兵部郎中、衢州刺史。诗四首。
  • 崔曙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