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感春五首
  •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鸣瑟,更遣稚子传清杯。
    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参考资料:
  • ①感春五首:顾名思义,感受春天的诗,共五首。韩愈所写。
    ②辛夷:辛夷又名望春花,属木兰科植物。色泽鲜艳,花蕾紧凑,鳞毛整齐,芳香浓郁。
    ③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
    ④纳节:官职 唐、宋节度使改任仆射、尚书、侍郎之称。
    ⑤临汝:地名,临汝县,现河南省汝州市。
    ⑥摧颓:衰败,毁废,转动倾侧的样子。
  •   这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诗,有景有情,有悠然美丽的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身入其境,怡然自得。五首诗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豪然不失大家之风。诗中若因若无透露出诗人的个人情怀,诗中以乐景,写哀情,道出了诗人的深深怀念与不舍,从”谁肯留恋少环回“可见一般了。

      纵观全文,不难看出,诗中除了怀念与不舍之外,有着一些失意,五首诗中表现出了作者仕途失意,自笑春风,在春景中外却自我。

      诗中文笔精炼,曲尽其妙,尽现一代名家之风。

  •   在中年(36-49岁)作者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沈仲昌 [唐]肃宗时人,善正书。至德二载(七五七)尝书沈务本撰乌程令韦君德政碑。《金石录》
  • 郑綮 郑綮(?-899年),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唐昭宗时期宰相。及第进士,累迁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累迁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二年,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于家。
  • 卢殷 卢殷(746年-810年11月)唐朝诗人,范阳人。元和五年十月,以故登封县尉,卒登封,年六十五。擅长写诗,全唐诗录存他所作诗十三首。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歌。与孟简、孟郊、冯宿为好朋友。
  • 杨贲 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太祖洪武中前后在世。出身宦族。工作曲。永乐初,为赵府纪善。
  • 李馀 李馀(?--?),四川成都人。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状元。一说长庆三年进士。工乐府。曾任职湖南。
  • 裴迪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