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 忍事敌灾星。(以下《困学纪闻》)
    物望倾心久,凶渠破胆频。(《咏房太尉》。自注:初琯
    建亲王分镇天下议,明皇从之,肃宗以是疑琯,受谗废。
    先是禄山见分镇诏书,附膺叹曰:“吾不得天下矣!”)
    鼎饫和方济,台阶润欲平。(《纬略》)。
    夜短猿悲减,风和鹊喜虚。
    骅骝思故第,鹦鹉失佳人。
    鲸鲵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隔谷见鸡犬,山苗接楚田。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
    (见图与人论诗,举得意者二十二联,无全什者附记于此)
    官路好禽声,轩车驻晚程。南楼山最秀,北路邑偏清。
    (虞乡县楼)
    多病形容五十三,谁怜借笏趁朝参。(华下乞归,
    见《摭言》)
    十年太华无知己,只得虚中两首诗。(王禹偁云:人多
    以四皓、二疏目图,惟僧虚中赠图诗云:道装汀鹤识,
    春醉野人扶。言其操履检身,非傲世也。又云:
    有时看御札,特地挂朝衣。言其尊戴存诚,非邀君也。
    故图诗云云,言得其意趣)
    看师逸迹两师宜,高适歌行李白诗。(赠z6光,
    见《宣和书谱》)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唐朝河东道人[(一说河南光州人,今河南省潢川县。)。漳州首任刺史。他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自未弱冠之年即随父率众南下,直至殉职,始终坚守在闽戍地,长达四十二年;治闽有方,开科选才,任用贤士,招抚流亡,烧荒屯垦,兴办学校,劝民读书。号称“蛮荒”之地的闽南,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陈元光成为促进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合的奠基者。陈元光去世后,被后世尊奉为“开漳圣王”。潮州诗萃》收录其排律诗三首,后人编有《龙湖集》48首,《全唐诗》及外
  • 灵澈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 崔融 崔融(653-706),字安成。唐代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人。崔融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凡朝廷大手笔,多由皇帝手敕,付其完成。其《洛出宝图颂》、《则天哀册文》尤见工力。作《则天哀册文》时,苦思过甚,遂发病而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追赠为卫州刺史,谥号“文”。
  • 胡直钧 胡直钧,唐朝人,登贞元十九年进士第。
  • 刘兼 刘兼,[约公元九六0年前后在世](即约周末宋初间前后在世)字不详,长安人,官荣州刺史。兼著有诗一卷,(《全唐诗》)传于世。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