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
    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应似凉州未陷日,
    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
    哀吼一声观者悲。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
    娱宾犒士宴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有一征夫年七十,
    见弄凉州低面泣。泣罢敛手白将军,主忧臣辱昔所闻。
    自从天宝兵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
    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
    将卒相看无意收。天子每思长痛惜,将军欲说合惭羞。
    奈何仍看西凉伎,取笑资欢无所愧。纵无智力未能收,
    忍取西凉弄为戏。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何赞 何赞(1485-1544),字尧卿,号瑞山,黄岩城内后巷人。
  • 刘祎之 刘祎之(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 李茂复 字里世次不详。初为会府从事,晚年官至泗州刺史。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二三引《南部新书》。《全唐诗》存诗2首。
  •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 张潮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其中《长干行》一首,亦作李白或李益诗)。张潮的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江南行》,明显地受民歌影响,其余三首也全采用白描手法和歌行体。主要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说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张潮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处士。《闻一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