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白沟
  •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参考资料: 1、张国动主编;张国动,闫立君,开芳,张圣洁选注;张圣洁统稿,.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1:第320-321页 2、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3册 宋朝、元朝:武汉出版社,2016.07:第766-767页
  • 译文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
    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
    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
    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

    注释
    白沟:指今河北容城东面的白沟河。北宋时,宋辽以此为界,故又名界河。
    宝符藏山:“宝符藏山”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攻:研究,借鉴。
    幽燕: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其势力建立了后晋王朝。
    空歌海内风:意为宋太祖未能像刘邦那样威加四海,一统天下。空:徒然。
    赵普:北宋大臣,官至宰相。
    元:同“原”,根本。
    澶渊: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所订和约。
    宣和:宋徽宗年号,此代指宋徽宗。

    参考资料: 1、张国动主编;张国动,闫立君,开芳,张圣洁选注;张圣洁统稿,.中国历代讽刺诗选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1:第320-321页 2、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3册 宋朝、元朝:武汉出版社,2016.07:第766-767页
  •   首联开门见山,指出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但并未见诸行动,而予孙又不能继承伐燕的遗志,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颔联沉痛指出严重后果,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空有统一之名,而无统一之实。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构成对仗,开国大臣本无统一大志,而后来的真宗在战争胜利时,又订出屈辱求和的城渊之盟。所谓澶渊和约就遗笑百年。

      尾联议论作结。辽金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靖康南渡,界河南移,由自沟推至江淮。产生这一局面,仅责怪徽宗,有欠公允。造成北宋覆灭之祸,未能实现统一,其直接原因是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一味妥协退让的结果。

      诗人激于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回顾了北宋一代的兴亡,批判了北宋开国后对敌退让求和的妥协政策。

      全诗“以议论入诗”,但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运用诗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不说北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蜕“幽燕不照中天月”。不说界河南移,而说“白沟移向江淮去”。诗中运用两个典故,自然贴切;而且由虚转实,引史论今。对北宋之亡不单是进行客观的剖析,而且注入了强烈的抒情。诗人对北宋的屈辱求和,给予严正的批判,其中饱含了深刻而沉痛的爱国之情。

    参考资料: 1、王烈夫编著.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 第3册 宋朝、元朝:武汉出版社,2016.07:第766-767页
  •   该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诗题《白沟》,白沟是一条河,在河北省。北宋时,宋与辽以此为界,称界河。南宋时,中原失陷,界河移到淮河。南宋灭亡之后,诗人途经白沟,有感而借界河南移之事来评论宋王朝的屈辱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马世一编著.古诗行旅 元明清卷:语文出版社,2014.10:第6-7页
元代的其他诗人
  • 李文蔚 李文蔚,元代戏曲作家。生卒年、字号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州路瑞昌县尹。从元好问、李治、张德辉等金遗老游于封龙山。至元十七年(1280)后,曾寄书白朴,时白已五十五岁,其年岁当相近。白朴有题为“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书”的〔夺锦标〕词,其中写“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可知李在官场曾受挫折。李文蔚著有12种杂剧,现存3种:《同乐院燕青博鱼》、《破苻坚蒋神灵应》和《张子房圯桥进履》。《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雪压苍松”。
  • 仇州判 仇州判,其名字、里籍、生平均不详。今存小令一首。著有小令【中吕】阳春曲和酸斋《金莲》。
  • 赵君祥 赵君祥,元散曲作家,生平、里籍均不详。
  • 王和卿 王和卿,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 荆干臣 荆干臣,生卒年不详。家居东营(元代大宁路兴中州,今内蒙古宁城西)。虽生长豪族,但能折节读书。少年时游学于燕地(今河北、北京一带)。元·钟嗣成《录鬼簿》记其官职为“参军”,元·王恽《狄涧先生大全集》卷二十三有《送荆书记干臣北还诗并序》,作“干臣参议”,并记录了他至元年间曾随忻都等东征日本事(详见孙楷第《元曲家考略》)。
  • 王爱山 王爱山(约公元1317年前后在世):家乡、籍贯、生卒年月及事迹皆不可考,约元仁宗延佑年间在世,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工诗擅曲。著有散曲《寿阳曲》四支,被收入《太平乐府》。其名作是《双调·水仙子》三首,被收入《中华五千年诗词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