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捣衣篇
  •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燕山游子衣裳薄,
    秦地佳人闺阁寒。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盘桓徙倚夜已久,
    萤火双飞入帘牖。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君看月下参差影,
    为听莎间断续声。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闻道还家未有期,
    谁怜登陇不胜悲。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莫言衣上有斑斑,
    只为思君泪相续。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冯伉 冯伉,原为魏州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父亲冯玠迁居,改籍贯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元和4年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追赠礼部尚书。《全唐诗·卷330》录有他两首诗:《和权载之离合诗(时为给事中)》、《享文恭太子庙乐章二首》。
  • 张立 张立(1219—1286),泰安长清人,初为元东平百户。蜀中画迹甚多,亦能墨竹。成都大慈寺灌顶院有其所画墨竹画壁《李衍竹谱、图绘宝鉴》。
  • 李渤 李渤(772年—831年),字澹之,成纪(今甘肃泰安)人,一说洛阳人,唐代大臣。青年时代与仲兄李涉隐居庐山和嵩山,砺志诗文,博学多才,有“李万卷”之称。曾任著作郎、右补阙、虔州刺史、江州刺史、谏议大夫、给事中等职。因政绩卓著,后人在兴安建“四贤祠”、在桂林建“七公祠”以祀。
  • 吴仁璧 约公元九o五年前后在世]字廷宝,吴人。(全唐诗注云:或云关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中前后在世。工诗。大顺二年,(公元八九一年)登进士第。钱铰据浙江,累辟不肯就。铰恕,沉之于江。仁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沈叔安 沈叔安,善诗文,大唐开国功臣,官至潭州都督、刑部尚书、吴兴郡公。字、里、生卒年均不详。死后,陪葬唐高祖献陵,并画其图像于凌烟阁,附于二十四功臣后。谥号定。李渊太原起兵进攻长安的初期,沈叔安任府佐,负责调度老弱病兵,监运军需粮草。武德七年(624年),沈叔安携天尊像及道士出使高丽,册封荣留王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同去的道士为国王和高丽道士、信徒数千人布讲《老子》。历司门郎中等职,后官累至潭州都督、刑部尚书、吴兴郡公。
  • 李穆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刘长卿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