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江夏行
  •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10-312
  • 译文
    回忆起以前未嫁之时,尚是一个娇小之女,虽有思春之情,芳心亦可自持。
    想早日嫁个乘龙快婿,免得常在空闺相思。
    谁知今日却嫁给了个商人,却令人好不愁苦。
    自从结婚为夫妻以来,他何曾一日在家呆过?
    去年他下扬州时我在黄鹤楼前为他送行。
    眼看帆已去远,我的心也随江流逐他而去。
    只说去一年就回来,可是,过了三年他还没有回来。
    使得我想得愁肠欲断,怨恨夫君之情如悠悠的江水。
    与他一起出发的东邻西舍,人家北去南来不到一个月都回来了。
    也不知道夫婿的影踪如今在何方?给他写封书信也没处投递。
    于是前来南浦,想打听一下是否有西江来的商船。
    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年方二八,红妆靓然,与夫一同当垆卖酒。
    同样是为人之妻,唯有我影只人单,独然一身,好不凄然。
    我如今对镜垂泪,逢人欲泣,好不后悔。
    还不如当初就嫁给一个轻薄少年,也能与他早晚相随。
    我悔作商人之妇,大好青春却长期过着别离的生活。
    如今正好是同欢乐的大好时光,夫君一去,我的青春容华谁得知?

    注释
    ⑴江夏行:李白自创乐府新辞。《乐府诗集》卷九十列于《新乐府辞》。江夏,郡名,唐属江南西道,开元间为鄂州,州治江夏县,即今湖北武昌。
    ⑵春心:思春之心。自持:能够自我控制。
    ⑶扬州:唐属淮南道,为大都督府,商业繁荣,万商云集,为东方大都会。即今江苏扬州。
    ⑷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故址在武汉长江南岸的蛇山黄鹤矶上。
    ⑸行李:行人随行之衣物,此代指行人。
    ⑹音书:即书信。
    ⑺南浦:地名。在江夏县南三里。《楚辞·离骚》:“送美人兮南浦。”
    ⑻西江:江夏以西的长江。
    ⑼当垆女:卖酒女。
    ⑽一种:一样,同样。
    ⑾轻薄儿:轻薄少年。即游手好闲的浮浪子弟。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10-312
  •   《江夏行》与《长干行》写的是同类题材,同样采用女子口吻的代言体形式,两个女主人公的遭遇则有同异。江夏女子的丈夫也在外经商,她的凄苦较多,而幸福的回忆却较少。

      江夏女子与丈夫的结合,感情基础较之长干女夫妇似乎薄弱得多。这位江夏女子自幼多愁善感,向往爱情几乎是她惟一的精神生活。她的幻想是“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不免把爱情问题看得太简单,她还不知道“负心汉”的含义,就委身商贾。殊不如商贾的生活方式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大,根本不可能“白头不相离”的。

      她所委身的这男子,似乎较其他商贾更为重利轻别:“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他的去处是扬州,乃是大都会,温柔富贵之乡。同去的人都还知道有个家,唯独他不回来。于是江夏女子痛苦得发疯,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她妒嫉一切少妇:“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她痛悔昨日的轻信:“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由此看来 ,李白笔下的妇女题材绝非千篇一律,妇女问题在大诗人笔下得到了多角度的反映。《江夏行》与《长干行》彼此是不能替代的。此诗较前诗比兴为少,赋法为主,又运用了五、七言相间的形式,音节上更见灵活多致。不过,大约是即兴创作,较少文字推敲,此诗比《长干行》出语稍易,腔调稍滑,不免在艺术上略逊一筹。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5-156
  •   此诗作于唐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时。据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所附“李白年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作《江夏行》。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10-312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张鲁封 张鲁封,谯(今安徽亳州)人。排行十五。文宗时举子。时池、亳二州刺史好释道,乐营子女任为娱乐,遂作诗嘲之。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全唐诗》存诗1首。
  • 李亨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762年在位。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
  • 张文规 弘靖子,彦远父。裴度秉政,引为右补阙。累转吏部员外郎,官终桂管观察使。工书法。少躭墨妙,备尽楷模。《唐书本传、法书要录序》
  • 莫宣卿 莫宣卿(834-868),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岭南第一状元。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文德乡长乐里(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两广的第一个状元,也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高中时只有17岁。莫宣卿墓在河儿口镇西村东坡锣鼓岗上
  • 卢钧 卢钧(778—864),字子和,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懿宗初年去世。卢钧历任数道节度使,多有政绩,尤其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没有像前任节度那样贪财致富。他为政廉洁,将“市舶使”这一直接管辖外国商船的职务交由监军使担任,自己从不干预。卢钧是唐朝后期治理广州比较清廉的一位节度使。
  • 崔郾 崔郾(768—836),字广略。举进士,平判入等,授集贤殿校书郎。三命升朝,为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资质秀伟,神情重雅,人望而爱之,终不可舍,不知者以为事高简,拘静默耳。居内忧,释服为吏部员外。奸吏不敢欺,孤寒无援者未尝留滞,铨叙之美,为时所称。再迁左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