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经典5篇)

时间:2011-08-06 01:37: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 篇一

《大国工匠》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纪录片,通过深入生动地记录了一些工匠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工匠们对工艺的热爱和追求。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工匠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工匠,他们分别从事着木工、陶瓷、织锦等各种传统工艺。他们手艺精湛,对细节的把握和追求完美让我感到震撼。纪录片中的每一个工匠都将自己的职责看得很重,他们把每一件作品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制作。他们不仅仅是在工作,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大国工匠》中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工匠们不仅仅是在坚守传统工艺,更是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作品。这让我对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工匠们对工艺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美丽的作品,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用自己的作品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工匠的价值和意义。工匠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的品质。工匠们对工艺的热爱和执着让我感到钦佩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了无数美丽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纪录片《大国工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展现传统工匠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工匠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工匠们的热爱、执着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让我深受感动。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工匠们将继续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 篇二

《大国工匠》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纪录片,通过深入生动地记录了一些工匠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工匠们对工艺的热爱和追求。这部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工匠这个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工匠,他们分别从事着木工、陶瓷、织锦等各种传统工艺。他们手艺精湛,对细节的把握和追求完美让我感到震撼。纪录片中的每一个工匠都将自己的职责看得很重,他们把每一件作品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制作。他们不仅仅是在工作,更是在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大国工匠》中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工匠们不仅仅是在坚守传统工艺,更是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多更好的作品。这让我对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工匠们对工艺的热爱和执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无数美丽的作品,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用自己的作品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工匠的价值和意义。工匠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的品质。工匠们对工艺的热爱和执着让我感到钦佩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了无数美丽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纪录片《大国工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展现传统工匠的故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工匠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工匠们的热爱、执着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让我深受感动。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工匠们将继续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 篇三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叫《大国工匠》的纪录片,感受颇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理想不是成为自由自在的大学生,不是成为资历深的研究生,也不是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博士,他们是追求着事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他们是一群平凡而普通的劳动者,但他们有不平凡的精神。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像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6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洞,都有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张冬伟是一名焊接技术工,他的焊接不但质量百分之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焊接时摩擦出的大光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严重的能导致失明,并且焊接时散发出的有毒气体对身体危害非常大,由此可知,知道炼成这样的技术谈何容易,。

张冬伟青年时就在工厂做事,那时他就下定决心在焊接技术上一定要超过师傅。和张冬伟同时进工厂工作的人很多,但最后都觉得很苦很累而离开了,只剩下张冬伟一人。当有人问张冬伟为什么能坚持下来,他回答说:“现在能吃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焊接技术工是我喜欢做的事,而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一定要有耐心做下去,把自己这门技术传给那些学技的人,能提高国家的技术,也能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样中国才能发展。”事实证明,张冬伟成为了国家顶级技工,成为了一个领域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因为他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热爱自己的职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双手让两个平面严丝缝合,用一扳手能使螺丝间隙小于1毫米,凭着这两项绝技,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他就是国家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

一节沉管长180米,宽35米,高11.4米,重量八万吨,相当于八万辆小车两节的重量,这么重的东西下沉到四五十米的深海中与另一根对接,误差要以毫米计算。误差以毫米计算可想而知难度是多么巨大,为了训练自己的手感,干活的时候,管延安很少戴手套,甚至吃饭,睡觉都想着怎样零误差完成对接,管延安怎能这么牛!

张冬伟,管延安给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执着、坚守、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他们对自己职业极致完美的追求,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这正是技术工人的追求,给我们塑造了当代中国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群体形象。

我要向他们学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学好,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自己坚持自己的理想,学习匠人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精神,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我知道,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虽然我们不能像明星一样在舞台上光彩绚丽,也不能像这伟大的首席职业技工,拥有高超精湛的技术,但我也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超越自己,不断进取,学习匠人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精神。

有匠心,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有匠心,中国就能飞得更高,中国就会越来越富强,国家技术也会不断提高。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 篇四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 篇五

]

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范文(经典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