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感【精彩6篇】

时间:2016-04-01 03:16: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电影芳华观后感 篇一

《芳华》是由冯小刚执导的一部反映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影片。该片以中国军队文工团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战乱年代中的成长故事。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对于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主人公们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产生了敬佩之情。

电影以杨洁篪和张朝阳两位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了那个时期文工团队员的艰辛生活和坚定的信仰。在逆境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尤其是杨洁篪,他在面对敌对势力和意识形态的压迫时,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这种坚持不仅表现在他对自己艺术梦想的追求上,还表现在他对爱情的执着。他与女主角萧穆之间的感情线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丝温暖和亮色。

电影的画面非常美丽,每一帧都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冯小刚导演通过对场景的精心布置和色彩的运用,将观众带入那个战乱年代的氛围中。尤其是在描绘文工团演出的场景中,人物们的表演和歌声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激情。

除了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电影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片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矛盾和迷茫,他们在困境中寻找生存的出路,同时也被时代所束缚。这种复杂的情感让观众对人物产生了共鸣,也引发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总的来说,《芳华》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它不仅仅是一部反映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描绘人性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再现,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富有深意的艺术品。

电影芳华观后感 篇三

  芳华,和好朋友一起看的,约好结束后交流观影心得,也未读原著,只看了影版。源于约定,从没有写过影评的我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若格式或者内容有什么不对或冒昧之处,还望大家别计较,多包涵。

  影片结束后,大家说的最多的是好人没好报,我想说好人处事也要活道,也要自护,也要争取,也要勇于反抗。生活中,对于爱情,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影片中,在刘锋表白抱着丁丁,被他人看到并对丁丁出言不逊时,刘锋呆了,丁丁怕了,可以看出人言的可怕。所以,刘锋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去澄清、解释、维护丁丁;人言可畏,丁丁恐慌之下做了下下策。

  后面的故事,刘锋被发配到川滇,但即使到了战场,刘锋依然做到了连长,保家卫国。这证明好人,不论扔到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生活,总是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但同时也会给我们些许伤痛。出现了伤痛,我们能做的不是在伤口上撒盐,而是去面对,去疗愈,以获得平和的心境、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生活状态。

  故事的另外一位主角何小萍,从小生活多坎坷,父亲不在身边,母亲的重组家庭不接受自己,原以为到了部队,到了文工团,就会好起来,就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但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墙之隔。她看着自己爱的人被欺负被下放,自己也伤心绝望,后来也被下放了,小萍做了战地护士,抢救革命战士,后来成了英雄,但突然聚集的关注度和心理落差太大,让她精神崩溃,住进了精神病院,好在天顺人愿,她好了起来。

  影片的最后,何晓萍和刘锋一起生活,他们虽然没有结婚,但是依然携手伴余生。

  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公平不公平,但之于感情,有些等待总是值得的,时间会把你应得的带回给你。

  其实,在现在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人言的力量依然强大,比如网络热搜、社会舆论导向、网络语言暴力等等,他们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干扰一些人的精神状态,看到影评,我们发现不公,去指责去谩骂,但现实中可能我们自己也是不公的制造者、传播者,反观生活,反省自己,也给他人一个机会,给自己多一抹阳光。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平淡,亦复杂,亦令人羡慕。生活,之于我们,之于爱情,给了太多考验,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吗,谁说我们不是痛并快乐着呢?

  在观影后,大家可能会羡慕何小萍和刘锋最后的相守,想要拥有知己、知音、爱人般模样的人相伴,可现在我们为什么还是一个人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还是一个孤独的灵魂?追根揭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可能你不愿承认,可能你会抱怨现在的社会或者现在的人。但,冷静一想,自己是不是也和他人一样,不敢付出,不敢等待,亦或一样现实。就像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便不想再自己起灶。

  其实,婚姻,最终不过是一个人打包到另一个人的生活里。什么房啊车啊,够住就好,什么婚礼酒席,最终累的不过是自己。我们要的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家。诚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有一墙之隔。

  最后,我想说:我在等一人,一世一双人,简简单单,相伴走一生。那么,此刻阅读的你,是不是也有这个新年愿望呢?

电影芳华观后感 篇四

  寒冬季节,冯小刚以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芳华》打动了无数观众。我坐在影院里,两个多小时,不停地擦拭着眼角。当电影片尾镜头定格,响起韩红唱的《绒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我和身边的许多老人一样,坐在椅子上久久不愿起身。

  《芳华》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到80年代,在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所经历的成长以及充满变数的人生轨迹。我被电影的一个个镜头拉回到了已经逝去的青春岁月。

  到处传出的标语、口号,飘扬着的红旗、张贴的海报,悬挂的领袖像……唤起我那个年代难以磨灭的记忆。文革、越战等特殊历史事件,勾起我那个年代深埋已久的情怀。

  大学毕业后不久文革爆发了。那时候,我在苏北一个小县城的中学教书,我只比学生打七八岁。唱语录歌,跳忠字舞,我们无比虔诚;贴大字报,开批判会,我们曾经疯狂。我曾和学生一起,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我们自己创作节目,像电影里那些文工团的战士们一样排练、演出。到工厂车间,到农村田头,脸上常常带着笑容,凡事都不世故,处处为别人着想。影片中的《洗衣歌》,那熟悉的旋律,让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当年学生演出的场景。70年代初,文革前的不少学生,特别是那些宣传队的队员,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雄心踊跃参军。他们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有的还像刘峰、何小萍一样经历了越战的战斗洗礼。我曾听他们讲过许多悲壮的战斗故事。

  前不久,当年的宣传队员给我发来一张摄于1968年的宣传队员的和合影。相片里的我和学生一样意气风发,满溢着青春气息,让我久久地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芳华》不仅仅唤起了人们青春的记忆,还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纯真、美好和善良,激发起了人们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热爱。男主角刘峰从基层连队进入文工团,又从文工团再次下调至基层连队,后来在社会变迁中他成了一个以踏车送书为生的打工者,历经沧桑磨难,少年意气已不复,唯独不曾忘记的是善良。同样的,女主角何小也将青春献给了战场,她不眠不休好几夜抢救伤员;当飞机空投炸弹,在qiang与火的洗礼中,绽放了最美的青春。尽管她目睹了无数战士倒在眼前,以致精神失常,但还是那么纯真和善良。

  我们常常以为,当人在遭受持续而又强烈的不公境遇时,很容易走向极端——要么绝望,要么愤恨。但刘峰和何小萍却依然选择与人为善,选择用善良去理解这个世界,选择做一个好人。他们走过风光尽收眼底的高峰,也经历过被众人不屑一顾的谷底;他们初心不改,坚守善良本色,一刻不曾停止内心的给予。影片的最后,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对善良的坚守使他们仍然保留了从容的面孔。那一刻,我周围的老人在抽噎,我扑簌簌地流泪了,许多年轻观众也潸然泪下。

  我想起了列夫·托尔斯泰曾的一句话:“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好人难做,但我们仍然要做个好人。因为那足够美好,那让我们的灵魂熠熠生辉!年华会消逝,但善良会永存,做一个善良的人,本身就足够美好,因为你的善行终会影响一个又一个懂得善良的人。一心向阳,灵魂才能闪闪发光。

  一代人的芳华已逝,但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不容忘却。同时,更多人的芳华正在到来,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得到善待。

电影芳华观后感 篇五

  我当时看的是点映,在观影之前我就知道这个片子一定好看的,因此很期待。为什么知道一定好看呢,因为我是命理师嘛,而且应该是个出色的命理师呢,我根据自己的八字对应当晚的时辰,觉得对自己很吉祥,是一个对自己感官和思维感到触动的时辰,因此我相信这片子会座无虚席。

  我是在万达广场看的,虽然点映,但坐了一多半人,整场电影基本大家都是聚精会神的。一般看电影的多是青年人居多,这次大家应该也提前大概了解了点影片吧,我发现这次观影中年人的比例相对比别的片子高的。

  给我的感觉是挺好看的,故事情节前半段舒缓但却紧凑,后半段节奏明快而段落清晰。这片子听闻是本九月上映的,但是改档到本月十二月,细看还是能看出刻意的剪辑变化的,不过故事情节依旧紧凑,可以引人入胜。从摄影场景背景道具,都比较逼真专业。并且演员演技普遍不错,因为他们是军队文工团的,电影里有大量舞蹈场面,看得出群演的舞蹈都是很专业,演员有功底,能够引人入胜让人不出戏,很有代入感。

  而后半段越战部分,无论是战争场景,还是六分钟左右的,小队被敌军伏击的战斗戏份,都非常逼真,还原了场景,给人真实感,让人感受到战争之无奈与残酷。六分钟的战斗戏份,是从我军,尤其主要从男主角刘峰的个人视角拍摄的,好像是固定摄影和手提摄像机结合拍摄。这样就更逼真,真实而又不过分晃动而看不清,从刘峰的视角拍摄,让人感受更真实,代入感极强。这段拍摄手法很有好莱坞战争片感觉哦。

  整体故事情节紧凑明快,和拍得感人。一方面因为冯小刚讲故事的方式和指导水平过硬,以及选材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原小说出色,但原小说不是影片名字,〔芳华〕的影片名字,是作者,也就是影片里穗子原型严歌苓起的。影片名字恰如其分,讲了一代人的芳华和他们的故事,片子里穗子文笔好被提起过,后来也的确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作家。也因为文笔出色,和故事真实,真情实感,故而感人,影片亦感人。

  在如今影院多是商业片之潮流下,本艺术片前票房不俗,也引起很多人共鸣和赞赏,已经说明影片刺激出色和成功。刘峰毫无意义是一个悲剧人物,后来被下放到连队,参加越战时的他,我觉得已经处于灵魂幻灭的心死状态,夹杂的因为丁丁事情和被下放的失望无无奈。当然丁丁这个人应该是不喜欢刘峰的,她如何姑且不多评论,因为每个人可能看法不同。对于刘峰这样的人,如果仅仅是他的表白被拒绝,他可能会有痛苦,但不至于那么伤心和失望。他的失望和伤心以及心死,应该是之后被组织上一些人诱导定性和下放。之后的刘显然已经是凄凉失望和沧桑的。

  如果他当时直接去军校读书,就没有那些。如果战场上听从战友及时撤回,就不一定因为肱动脉扎时间太长手臂坏死而截肢残疾,如果不是因为残疾他后半生生活也不一定那么艰辛。但是真实的故事是没有如果的,人生时间都在按顺序走,发生就是发生了,这是他的命,他和小萍都比较苦命而已。而善良知性有同情心的穗子湿掉了那张纸条,也是她个人的感情命运。

  冯导除了表达故事,而且从一些片段里想表明一些社会现象或某些现象。但这个时代一些现象未必能被更多人看出和理解,甚至多个角度不同,看法不一,因此不适合多去介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角度会不同的看法,常言道一万个人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芳华,至于影片要表达的含义不复杂,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总之是一部好影片,大家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观摩理解。

电影芳华观后感 篇六

  9月21日,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的电影《芳华》在甬城展映,笔者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

  冯小刚用很有度数的红酒来形容电影《芳华》,一大杯酒喝下去,整个人就晕在其中了。自古青春和爱情从来都不会局限在时代的隔膜里,热血、激情、躁动、纯真、美好,两样人生一样青春,都散发着追逐理想的芬芳。

  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以70至80年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文艺兵,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团里,初尝成长中的懵懂爱情,经历出乎意料的命运变数。

  你的故事我的芳华

  你的故事写满我的芳华,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但那些故事在彼此的芳华里绽放着奕奕光彩。

  电影中“活雷锋”刘峰(黄轩饰)是一个在文工团里不被认可的存在,而受到刘峰照顾被文工团破格录取的何小萍(苗苗饰),从到文工团的第一天就成为了一个“笑话”。文工团女兵萧穗子(钟楚曦)作为何小萍这个“笑话”的见证者,因为父亲被打倒这样的经历,萧穗子对何小萍和刘峰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在刘峰和何小萍无意中卷入残酷的战争之后,命运巧合,萧穗子与二人重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影片以萧穗子的第一视角“我” 作为电影的叙事者,见证了刘峰、何小萍等文工团青春少年们大相径庭的命运,具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美好岁月悲情泣歌

  影片开始部分营造的都是欢愉的气氛,欢快的舞蹈、音乐,食堂里的愉快用餐,“活雷锋”街上抓猪的戏谑搞笑,让人感觉放松,但美好之后往往是令人心酸的疼痛。有多美好就有多悲情,这正是导演的聪明之处,伏笔埋的悄无声息。就像心掉在地上摔碎还要被踩上千脚,前后反差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很能抓住观众的心。

  刘峰表白喜欢的女孩,情不自禁拥抱女孩被好事者撞见,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至,刘峰被下放到边防伐木连;受到刘峰照顾的何小萍对文工团失望透顶,因为抗争被迫离开文工团到野战医院当护士;而萧穗子终于有勇气送出第一封情书的时候却被战友截胡。这些打破美好的意外让人深感无奈,无力反抗。

  从战场回来后的刘峰和何小萍都成了英雄,但是没人清楚英雄背后承受的东西。一场残酷的战争,刘峰丢了一只胳膊,从小就遭人白眼受尽欺负的何小萍,突然之间成为英雄让她精神崩溃失常美好再次被撕碎,毁的彻底。当何小萍被音乐唤醒,操场上翩翩起舞的身影撼动人心。这是理想的光华,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两样人生一样青春

  电影用一镜到底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战场的残酷,6分钟的长镜头非常考验演技、摄影技术,但是冯小刚运用的炉火纯青,整个画面都处理的非常好,直击人心,视觉冲击非常强烈,观众仿佛就置身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场之中。虽然影片中有战争戏,但是导演选择了模糊战争,弱化战场厮杀,而是以此为故事背景,以此为故事跌宕起伏的诱因,促使这群文工团的青春少年成长成熟。

  即使我们和那个时代有距离,即使我们并不了解那样一代人的经历,但是电影《芳华》做到了让我们无障碍触碰。这是一段隔着时空的对话,向我们讲述属于那一代人的热血青春。一样的青春特质,点燃人们内心的热血激情的火花,向理想致敬,向各自的芳华致敬。

  电影《芳华》不只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更是一种对青春的留恋。虽然面对命运的'安排,渺小的人们无力抗争,但是酸涩无奈里有我们不屈的追求。谁的青春不芳华,理想终将在青春里绽放光彩。

电影芳华观后感【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