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经典4篇】

时间:2013-07-06 05:32: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

在我心目中,上海博物馆一直是一座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地方。近日,我终于有机会亲身参观了这座博物馆,并深深地为其丰富的展品和精心设计的展览感到震撼和敬佩。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立即被宏伟的建筑和雄伟的气势所吸引。一进入展馆,我便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展厅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文物,包括陶瓷、书画、雕塑等等。每一件展品都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我尤其被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展览。在这个展区里,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那些细腻的纹样和精湛的工艺,让我感叹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我被这些瓷器的美丽所吸引,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艺术家们的心灵。

此外,我也参观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展览。在这个展区里,我看到了许多名家的作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风格,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我被这些作品的气势和内涵所打动,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艺术家们的情感和思想。

除了展品本身,上海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展区都精心设计,展品之间的安排和展示方式都非常有序。这种设计不仅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展品,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我在观展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的来说,参观上海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座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也通过展览设计将这些文物展示给观众,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相信,上海博物馆将继续为更多的人带来知识和艺术的享受。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篇二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有幸参观了上海博物馆,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博物馆的丰富展览和精心设计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进入博物馆,我立刻被它的氛围所吸引。宽敞明亮的展厅里陈列着各种珍贵的文物,每一件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智慧。特别是在陶瓷艺术展区,我看到了许多精美的瓷器,它们的造型和图案都非常独特。通过这些瓷器,我了解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也体会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此外,我也参观了书画艺术展览。在这个展区里,我看到了许多名家的作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风采,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艺术家们的情感和思想。他们用自己的笔墨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展览内容,上海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也值得称赞。每个展区都精心布置,展品之间的安排和展示方式都非常有序。这种设计不仅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展品,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在观展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

总的来说,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次很有收获的经历。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艺术有了更深的欣赏。我相信,上海博物馆将继续为更多的人提供学习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篇三

(二)

  今天上午又想着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几个馆。我从人民广场中心走到北门,工作人员说这里作为出口,参观要绕到南门进。天气很热有点盛夏的感觉,我只好边欣赏广场的花秾草绿,边慢慢绕到朝阳的大门。远远就见参观者顶着烈日排着一条长龙,我再沿着长龙队伍挨在最后一个。好在我有习惯外出总带一份报,看看报纸新闻,脚步一点一点往前移,也不觉焦急。等队伍拐过弯我回头看了一下,呵,“尾巴”长长的,起码和我一样要排30分钟才能进。

  上个月刚来过,所以一进门就很熟悉地取了一份《参观指南》直往三楼。三楼有三馆一室: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两涂轩”书画专室、中国历代印章馆。

  依次参观,先看绘画馆。介绍说,中国的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以毛笔、墨、绢纸为主要工具,以点线结构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而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像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这就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最大区别。

  欣赏了馆藏珍品及介绍,至少是增长了一点基本常识。我以前只知道国画最出名的是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其实还有院体画、文人画、丹青、写意等。

  在书法馆,从甲骨文看起,金文、秦小篆、隶书、草书、到楷书的书法。这书法也是中国特有的古代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展出的作品展示了中国文字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人们在记录书写这些文字时对美的探索。

  看书法展就想起我们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学毛笔字,先描红后学大字,再学小楷字,老老实实学也算能基本写得像。后来有学过隶书,能简单的掌握字形特点。又有段时间模仿草书,好像字与字之间笔势相连很好看。但我没真练好一样字体,成人后的字就行(书)不行草(书)不草的无章法。进单位后当我看到同事中有几个人的字都有一定的功底,有写隶书的有写楷书的就很佩服羡慕他们,也那时知道了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我喜欢像(真草千字文)的字体。

  印章馆也看了。以前只知道现在社会还要有印章,私章、公章。私章是个人的凭证,公章是执政的权力象征。还知道文人书画上有了印章会更具收藏价值。通过展览馆的展品介绍,了解了印章术语、篆刻艺术、印章质材等知识。

  说真的,展馆的藏品非常丰富,要细细看才能多了解一些历史知识。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 篇四

(三)

  一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和绘画最为出色。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爱的是“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和一幅名为“桃花双绶图轴”的画。虽然我很早就听说过景德镇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没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制作出那么精美的瓷器。这件瓷器是在高温中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间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画着一朵朵牡丹,幽雅可爱,栩栩如生,我好像透过玻璃橱窗已经闻到了朵朵花香,让我如痴如醉,仿佛我就在一片牡丹丛中嬉戏。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离开,唉!假如我家也有一个那该多好啊……

  当我还沉浸在瓷器馆里那交相辉映的瓷器精品中时,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就是中国厅代绘画馆中的清代“桃花双绶图轴”画。这幅长132厘米宽50厘米赋有中国传统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画,是以毛笔、墨和绢纸为主要工具由人工绘制而成的。画中一对小鸟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着悦耳的歌谣,它的嘴显橘黄色,头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翘起,显天蓝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与众不同的是它还有两根长长的类似孔雀的羽毛长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鸟儿飞起时它的羽毛在后面飘动的样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画中的桃花白中显现出淡淡的粉红色,仿佛在微风中偏偏起舞,怪不得两只鸟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 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

  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

而努力学习。

上海博物馆观后感【经典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