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优选5篇】

时间:2015-08-06 01:12: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 篇一:端午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屈原传说。据传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爱国诗人,他是楚国的大臣,为了挽救国家,他忍辱负重,奋发图强,但最终却被宫廷的阴谋所陷害,被迫投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有许多传统的习俗。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赛龙舟。据说,屈原投江后,江中的鱼虾非常凶猛,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人们划船赶走了江中的鱼虾,并且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划龙舟的比赛,以此纪念当年保护屈原尸体的英雄行为。现如今,赛龙舟已经成为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有专门的比赛,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赛。

此外,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糖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食物。传统的粽子有很多种口味,如红豆、蜜枣、咸肉等。吃粽子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认为吃粽子能够驱邪、辟邪,也能够祈求健康和平安。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挂菖蒲、艾草和艾叶,这是为了驱邪和消毒的传统习俗。人们还会穿上五彩丝线编织的腰带,这种腰带被认为能够驱邪和保护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通过传承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我们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美德。

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 篇二:端午节的现代变迁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屈原传说。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现代人对于端午节的重视度逐渐降低。在古代,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来纪念屈原。然而,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度逐渐降低。许多人可能只是把端午节当做一个放假的机会,而忽略了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其次,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端午节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等依然存在,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庆祝方式也有了新的尝试。比如,一些地方会举办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另外,一些商家也会利用端午节的机会推出特色产品,如粽子礼盒、端午节特惠等,以此来增加销售额。

最后,端午节也成为了文化交流和旅游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国家也开始在当地举办端午节庆祝活动,以此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端午节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出游的黄金周之一,许多人会利用端午节的假期前往旅游景点,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现代人对于端午节的重视度降低,但是端午节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通过传承和弘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传统美德。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创新和发展,让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 篇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庆祝这个节日,以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端午节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的展示。

首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等,这些都是端午节传统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象征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追思。赛龙舟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传统活动,人们组成队伍,划着龙舟在江河湖海中比赛。挂艾草则是一种驱邪的习俗,人们会在门口或者窗户上挂艾草,以祈求平安和健康。这些传统的庆祝方式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次,端午节是文化传承和价值的展示。通过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比如,赛龙舟强调团队合作和奋发向前的精神,挂艾草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平安的祈愿。这些庆祝活动使得人们更加了解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逐渐改变。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注重节日的商业价值,一些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被商业化,导致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所淡化。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端午节成为一种真正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节日。

总而言之,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的展示。通过庆祝端午节,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才能让端午节焕发出更加绚丽的文化魅力。

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 篇四

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 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端午节作文

,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的端午节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啦!

  这天一大早,我便与爸爸、妈妈收拾好行礼,采购好水果、糖、还买了一些干菜,准备回老家过端午节,我也想回去找二哥玩呢!我们一路有说有笑,班车行了大约五十分钟就到了老家——子午街。

  刚一下车,叔叔、婶婶和二哥就着迎了过来,我激动得与二哥拥抱在一起,叔叔、婶婶叫了爸爸、妈妈一声,并赶快帮助提水果和行李。哇!哇!我禁不住大声感叹,老家的端午节可真热闹耶!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街市上卖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如:灯笼、纸扎的龙、虎、狗等等。

  一回到老宅,就见大姑妈拿着一盘饺皮从四楼下来,正准备与大姑爹一起包饺子。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围拢坐了过来,我和二哥也不约而同地参与到了包饺子的队伍中。二哥嘛,包得不算太熟练,可我一点也不会包,刚开始,我只能看着他们其乐融融的包着饺子,不过,我可不想眼巴巴的看着,硬是吵着要爸爸教我包饺子,爸爸欣然同意。爸爸叫我跟他一起包,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包。“先拿一张饺皮,摆在左手手掌上”爸爸嘴里一边说一边拿起了一张饺皮,我也学着爸爸拿起了一张饺皮。“然后用小勺舀三分之一勺饺馅,放在饺皮末尾”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包着,还没等爸爸说完,没想到因为第一次包饺子,我心一急手一抖,把那勺饺馅给抖掉了,二哥差点儿没有笑破肚皮。爸爸却鼓励我说:“双喜,别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有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会包呢!”听了爸爸鼓励的话语,我又舀了一小勺饺馅,小心翼翼的放在饺皮上。“用饺皮包住饺馅,折一折,再折一折,把饺馅包住,包严实”爸爸一边说一边包着,我便一步一步的按爸爸教的方法包。几秒钟后,“咳,注意了,这是最要害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了”爸爸说:“把饺皮翻个身,绕食指围一圈,两头包回来,用面粉水一粘,就大功告成了”爸爸认真的`说着,只听“哗”的一声,饺皮连着饺馅被我给扯烂了,这次二哥可真是笑得拍桌子了。这时,爸爸又鼓励我说:“没事儿,小喜其实你很聪明,我学包时,还浪费了七八张饺皮呢!”“别灰心,再包一回嘛!”大姑爹也在一旁鼓励我说。就这样,我又拿起一张饺皮,呀!这次是粉面水弄少了,再来一张,哇!我成功啦!“啪!啪!啪!”全家人都不禁为我鼓起了掌,爸爸会心的冲我点点头,我也露出微笑。

  婶婶已经把饺子煮好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心里乐滋滋的。

  【中国的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少不了的一项活动就是划龙舟,很多人都会趁热闹,顶着烈日看这一年一度的赛龙舟盛况,其实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先秦就已经有记载。而且赛况并不亚于现代的龙舟的比赛。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竞采杂药。”

  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 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而湖南汨罗市,竞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词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祭屈原之俗,在《隋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唐刘禹锡《竞渡曲》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可见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又如浙江地区,是以龙舟竞渡纪念曹娥。《后汉书·列女传》中载,曹娥是投江死去的,民间则传说她下江寻找父尸。

  浙江地区多祭祀之,《点石斋画报·虔祀曹娥》即描绘会稽地区人民祭祀曹娥之景象。《清嘉录》中记吴地(江苏一带)竞渡,是源于纪念伍子胥,苏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旧习,并于水上举行竞渡以示纪念。另外还有广西的纪念马援、福州的纪念阎王王审知等仪式。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的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高二写中国的端午节作文【优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