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通用3篇】

时间:2019-09-06 04:49: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北京高考作文 篇一

冷暖自知,成长的足迹

高考,对于每个即将面临它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而对于我来说,这次考试更是意味着我将告别我在北京的高中生活,离开这个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踏上新的征程。回想起这几年的高中生活,我不禁感慨万分。

首先,我要感谢北京这座城市给予我的良好学习环境。作为我成长的摇篮,北京的教育资源丰富,学校也多样化。我有幸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这里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施,为我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我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科和知识,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而且,北京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可以参观各种博物馆、艺术展览和演出,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其次,我要感谢北京这座城市给予我的友谊与成长的机会。在这几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我们一起学习、讨论问题、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互相理解和支持。我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断激发出彼此的潜力。这些友谊不仅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进步,更让我在思想上得到了成熟和进步。

最后,我要感谢北京这座城市给予我的挑战和成长的机会。北京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城市,这里的高考竞争更是如火如荼。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通过高考的备考过程,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压力,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迎接新的挑战。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让我在将来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和坚定。

北京高考,是我成长的见证。这个城市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环境、珍贵的友谊和宝贵的成长机会。我将永远怀念这里的点滴,感激这座城市对我的塑造和磨砺。离别之时,我怀着感激与期待,带着自信和勇气,踏上新的征程。

北京高考作文 篇二

奋斗的脚步,追求的梦想

高考,是我们这一代人人生的转折点。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相信,只要我坚定信念,努力奋斗,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首先,我相信努力是成功的关键。高考是一场残酷的竞争,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将坚持每天的自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我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其次,我相信自信是成功的动力。高考是一场心理的较量,自信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我会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会积极参加各类模拟考试和竞赛,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实力。同时,我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勇敢地迎接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保持自信,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我相信梦想是成功的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高考正是实现梦想的一个重要机会。我相信,只要我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梦想的决心,就一定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我会积极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我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相信,只要我不断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高考是一场人生的考验,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保持自信,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我相信,无论结果如何,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我都会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我相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追求自己的梦想。

北京高考作文 篇三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先给材料,而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联唐诗和对它的五种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作文。在作文要求中,题目限制了不能写作的文体,没有给话题,其他跟话题作文要求差不多。

  面对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读懂材料。作文题目中提到的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两句诗,出自其七言律诗《赠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诗中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作者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出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诗的情调和意蕴都是十分低沉的。其中,题目给出的两句诗的意思是:看不见的细雨把衣服淋湿了,花瓣悄悄落地听不见声音,这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我们要读懂字面后面的意思,这才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当然,对这两句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正如题目中提到的那样。你可以根据给出的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来确立自己的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春天的美好”;“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重点则不是“境界”,而是“恬淡地做人”,其实就是对“品格”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你当然可以谈“寂寞”,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品格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

  接着再“展开联想”,谈“自己的体会”。你当然可以对提供的五个“有人说”进行体会,也可以另辟蹊径。细读诗的意境,那种独处寂寞的滋味会一点点滋生,烟雨朦胧的江南细雨中,独自黯然感怀,衣衫已浸湿,却全然不觉,心已经完全沉浸在那伤感的惜别中。假如你是多愁善感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一份恬淡的品格,浑然不知世界之外的人对你心生悲哀和怜惜,读这句诗,你会陷进去难以自拔;假如你是体贴细腻的人,能用心把亲情、友情滋润,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爱的回报,读这句诗,你会读出一种人间至情;假如你是闲散无求的人,虽然平凡,但懂得生活,你的世界也许并不宽广,但足以让自己舒心开怀,读这句诗,你会顿然领悟那种无欲的境界……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综上所述,就用这个题目的内容进行立意,至少有以下几种思考:

  1.春天般的品格(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3.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4.大音无声,大爱无言,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

  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罗胤)

  满分佳作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着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的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名师点评】

  本文考生直接从材料中选择“寂寞”这一提示语作为自己文章的主旨,省去了审题的麻烦,也避免了偏题,可见该考生考场应变能力确实很高。立意深刻,条理清晰,是本文最大的特色。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典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然后列举陆游、王维、元稹,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最后一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林则徐、韩愈式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如果考生只是在谈寂寞,那本文只是一篇一般的高考文而已,但作者把寂寞提升为奉献,让人仰望,主旨就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篇文章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因此这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