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精简6篇】

时间:2018-07-03 09:40: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仔猪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及方法探究

摘要:仔猪养殖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仔猪健康生长的过程中,免疫接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究仔猪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方法。

1. 引言

仔猪的免疫接种是保证仔猪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免疫接种,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因此,充分认识仔猪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的免疫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2. 仔猪免疫接种的重要性

2.1 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仔猪在出生后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类疾病的侵袭。通过免疫接种,可以引起仔猪的免疫系统的应答,促进抗体的生成,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2.2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仔猪免疫接种可以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的发生。例如,仔猪瘟、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并减少疫情对养殖业的影响。

2.3 减少经济损失

疾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仔猪的死亡率增加,还会导致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问题,从而降低养殖效益。合理的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3. 仔猪免疫接种的方法

3.1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将病原体经过处理后失去活性,但仍能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疫苗。灭活疫苗可以通过注射、饮水等方式给仔猪接种,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3.2 活疫苗

活疫苗是将活的病原体引入机体,通过生物学方法进行传递,从而诱导机体免疫应答的疫苗。活疫苗可以通过饲料、注射等方式给仔猪接种,有效提高其免疫力。

3.3 疫苗配方优化

针对不同的疾病,疫苗的配方也需要进行优化。通过疫苗配方的调整,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4. 结论

仔猪免疫接种是保证仔猪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免疫接种,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养殖业中应重视仔猪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并采取合适的免疫方法,优化疫苗配方,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仔猪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及方法探究[J]. 农业科技导刊,2020,8(6): 45-48.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仔猪免疫接种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仔猪免疫接种是保证仔猪养殖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仔猪免疫接种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引言

仔猪免疫接种是保障仔猪养殖健康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如免疫程序的选择、疫苗存储条件、免疫间隔等。因此,研究仔猪免疫接种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2. 关键问题

2.1 免疫程序的选择

仔猪免疫接种的程序选择是关键问题之一。不同的免疫程序可能对仔猪的免疫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养殖环境和疫病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程序,以确保仔猪的免疫效果。

2.2 疫苗存储条件

疫苗的存储条件对免疫接种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疫苗在存储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避免疫苗失效或变质。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疫苗存储条件,并定期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质量。

2.3 免疫间隔

仔猪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也是关键问题之一。过短的免疫间隔可能导致疫苗效果不佳,过长的免疫间隔则容易导致仔猪免疫力的下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疫苗的要求和仔猪的生长情况,确定合适的免疫间隔。

3. 对策研究

3.1 优化免疫程序选择

针对不同地区和养殖环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免疫程序的选择。可以参考相关养殖经验,结合疫病的发生规律和疫苗的免疫效果,选择适合的免疫程序。

3.2 建立合理的疫苗存储条件

建立合理的疫苗存储条件是保证疫苗质量的关键。需要确保疫苗存储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并定期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质量,避免使用失效或变质的疫苗。

3.3 合理确定免疫间隔

根据疫苗的要求和仔猪的生长情况,合理确定免疫间隔。可以参考相关养殖标准和疫苗使用说明,结合仔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发展情况,确定合适的免疫间隔。

4. 结论

仔猪免疫接种是保障仔猪养殖健康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解决免疫程序选择、疫苗存储条件和免疫间隔等关键问题。通过优化免疫程序选择、建立合理的疫苗存储条件和合理确定免疫间隔等对策,可以提高仔猪免疫接种的效果,保证仔猪养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仔猪免疫接种的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J]. 畜牧与兽医杂志,2020,8(6): 45-48.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 篇三

消毒工作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要定期交替使用广谱、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制定科学的消毒程序,定期对猪舍周边环境消毒,任何饲养阶段的生猪猪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实施带体消毒.猪场生产区及猪舍区门均必须设消毒池,池内加工业化碱水或其他消毒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所有饲养用具用前必须用消毒液消毒一次,消毒后用清水清洗,晒干后使用.

(四)合理用药 规模猪场兽医用药要严格实行处方用药制度,定期采集一些病猪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治疗,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五)疫情监测 兽医每天要定期巡查猪舍,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模猪场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并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扑杀、紧急免疫等有效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到附近的猪场及养殖户.

(六)日常卫生 平常要认真做好猪场卫生工作,猪舍内应保持良好通风,空气新鲜,及时处理粪便,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蚊等工作.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 篇四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猪场不规范使用与保管疫苗导致猪瘟免疫失败的情况较为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为此,要求中小规模猪场,应当选择正规厂家疫苗,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禁止超大剂量使用疫苗,种猪不得超4头份,育肥猪不要超2头份.在保管上,由于猪瘟疫苗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必须在低温下保存,有资料显示,猪瘟疫苗在8℃~25℃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仅为10 d,为此要求选择在运输、储存设备完善的单位购买疫苗,稀释后的疫苗效价下降速度很快,气温在15℃~30℃时,3 h可能失效.因此,预防注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用前稀释液应置于4℃~8℃冰箱内预冷,稀释后的疫苗同样放于有冰块的保温箱内,并在1~2 h内用完.严禁用碘酊或其他消毒液消毒针头,用碘酊在注射部位消毒后必须用棉球擦干.严禁用大号针头注射和打飞针,以免造成疫苗灭活或注射量无保证.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 篇五

仔猪在刚刚出生一段时间内,自身对于外界病原体微生物的入侵缺乏抵抗能力,需要通过母乳中的母源抗体来提升自身抵抗力,其免疫器官若要能够发挥作用,最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后小仔猪自身的免疫能力才能够得到发挥和提升.母乳中的抵抗败血性疾病的含量必须在lgG以上,初乳后的常乳中获得的lgG被肠道吸收,因此仔猪在抵抗肠道感染方面即有了能力,在这其中无论缺少何种lg均有可能导致小仔猪生病.鉴于此,今后在小仔猪出生后,饲养员应在一小时内保证小仔猪可以喝到母乳,从而获得母源抗体,而在其吸收母乳的两天中,小仔猪能够获得多少初乳含量,会直接影響到其今后28的健康情况.

母源抗体的作用较多,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其可以在小仔猪出生后的一个月内为小仔猪提供免疫抗体;二、小仔猪出生后,其往往均需要进行疫苗接种,然而在此过程中,新的免疫抗体会被母源抗体所阻挡.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母源抗体不仅能够加快免疫抗原清除的速度,也会中和弱毒疫苗,此种情况下若对小仔猪进行疫苗接种,则会直接导致整个免疫系统瘫痪,甚至造成小仔猪生病.

二、母源抗体中存在的消长规律

小仔猪虽然可以通过吸食母乳来获得抗体,但在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吸收量会发生增减变化,并不是一直增加的状态,最初时其会吸收肠壁黏膜的lg分子,然而此时小仔猪也会不断的消化,虽然消化作用不大,但也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不过大部分仔猪均可以将母源抗体完好吸收.然而随着仔猪的不断生长,其免疫力会不断提升,消化作用会提升,其会将抗体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进行分解,渐渐使抗体失去作用,并且不再需要过多的母源抗体,也就意味着小仔猪对lg分子的需求量减小,直至停止吸收.经过对此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能够影响到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的因素较多,如原始浓度、半衰期等,另外,仔猪种类也会对此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在今后仔猪的饲养中,饲养人员需要掌握此方面规律,才能够提升仔猪对母源抗体的吸收量.

三、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1.仔猪的疾病预防

在仔猪吸食母乳时,其会获得大量的母源抗体,但此种抗体属于被动免疫抗体,若要使其发挥作用,则要主动对其进行利用.在此过程中可以使仔猪还未发育完全的免疫系统提升免疫力,如淋巴系统组织方面,如此一来仔猪即可以避免发生疾病.仔猪疾病预防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措施,可以在仔猪出生前一个月采取相应措施,如对母猪注射三联灭活疫苗,此种方式可以使母猪在分娩后拥有高抗体,仔猪在食母乳的过程中即可以吸收到大量的抗体,无论对于提升抗体吸收量方面而言,或是对和增加小仔猪营养成分而言均十分有利,并且此种方式的应用可以说能够激活抗体,使其不再是被动抗体,而是可以自行发挥作用,虽然仔猪疾病多种多样,但母源抗体均能够发挥作用,也可以通过注射相应的免疫疫苗来提升抗体吸收量.

2.免疫程序制定

若要提升母源抗体的作用,制定出免疫程序是十分必要的,当仔猪被强毒攻击时,小仔猪体内的抗体需要保持在滴度以上,换言之,若母猪抗体质量不佳,也会导致小仔猪免疫力下降,会大大增加仔猪患病率,在此方面影响较大的在母猪方面,尤其是母猪在分娩前、分娩后是否已经注射了相关抗体药物.鉴于此,养殖场需要针对母猪、仔猪的健康情况有明确的了解,同时要了解猪群免疫的实际情况,及仔猪群母源抗体水平方面,只有充分的了解此类信息,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一般均会应用到母猪身上,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时刻关注母猪猪群的情况,另外,在仔猪方面也要采取措施,如确定最佳首免时间.

3.防止母源抗体干扰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母源抗体的存在会对疫苗免疫产生影响,而疫苗免疫又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母源抗体存在消长规律,因此其无法很好的保证小仔猪的免疫情况,需要借助疫苗免疫的作用来达到保护小仔猪的目的,故,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的影响,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可以在小仔猪吸食母乳之前对小仔猪进行疫苗免疫;二,当小仔猪已经开始吸食母乳后,可以适当增加免疫计量.如此一来即可以使小仔猪既能够吸收母源抗体,也可以吸收疫苗带来的抗体,这对于避免或减少仔猪发病方面而言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众多养殖场也在积极研究此方面问题,希望可以寻找到更为有效的方案.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 篇六

1)没有一成不变的免疫程序,各规模猪场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一定差异的,主要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时还必须根据开展定期抗体监测对一些免疫按防控需要调整接种时间因此,绝不能照搬别场的免疫程序.

2)规范免疫接种操作,规模猪场尽管使用效果较好的疫苗,却出现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而且场内也有一套完整的免疫计划,其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多与人为因素有关,操作的规范性是关键.①免疫接种前对使用的疫苗要逐瓶检查,瓶子有无破损,是否真论文范文装,有效期是否已过等,有一项不合格均不能使用,应作报废处理.②接种器材如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必须做好消毒、清洗工作,同时还必须根据猪群选择针头型号,成年猪群采用16号长针头,保育育肥选择12号长针头,仔猪选择9号针头等.③对于疫苗必须现配现用,尤其是弱毒苗,稀释后必须确保在1~2h内用完,遇上夏季高温天气更要注意这方面,最好使用疫苗专用箱,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3)免疫程序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到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下,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及免疫程序的实施就不一样,在先进的饲养管理方式下,猪场不易受强毒的攻击,且免疫程序的实施也较为彻底,落后的饲养管理水平下,猪群与各种病菌接触的机会较多,免疫程序的设计就必须考虑周到,以使所制定的免疫程序能提供较好的保护力.一般而言,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的猪场其免疫程序的设计要比饲养管理水平高的猪场复杂得多.(下转第83页)

4)疫苗不是万能的,不是免疫的剂量、次数、种类越多越好.疫苗用量严格按说明书使月,不能盲目加大.疫苗的接种次数越频繁对猪只的应激越大,因此在抗体水平很高时没有必要增加次数.对于规模猪场来说,主要是防好口蹄疫、猪瘟、高致病蓝耳病、伪狂犬、乙脑、细小病毒等,控制好一些继发感染(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等),没有必要做很多的疫苗.

5)总之,免疫程序的设计必须考虑周全,既要考虑母猪群整体的免疫状况,也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均衡性,同时没必要免的疫苗则不予以免疫,可免可不免的疫苗,选择不免(除非已经发病),该免的苗一定免好.

参考文献

[1]王泽洲,邢昆.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制[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2):20-22.

[2]张鲁安,李静.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攻毒及免疫效果监测[J].中国兽医杂志,2004,40(10):26-27.

[3]王君伟,刘国庆.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安全性试验[J].中国动物检疫,2005,22(2):28-29.

[4]刘道新,谈志祥.规模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03,20(12):25-27.

总结:本论文为您写免疫猪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猪场免疫程序引用文献:

仔猪免疫接种论文范文【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