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师院:下乡 旗帜飘过的痕迹

时间:2011-04-09 03:41: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湛江师院:下乡 旗帜飘过的痕迹

回忆7月12日的下午,湛江师范学院红土情缘实践队队员们在庄严的党旗下誓师出征,他们坚持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为社会实践的第一要务,收席卷被,踏上了下乡的车俩。他们基本上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乡村,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孩子或者是什么样的村民,一个个热血青年,一股浓浓的干劲,笼罩了整个车厢。队员们了解到,他们一到基地,还来不及为自己整理行李,就在工地上帮忙,为小村庄的文化楼的搭建搬运木板。

(图片1:为工地输送木板)

红土情缘实践队是由青年大学生党员组成,本次活动除了开展义务支教之外,实践队组织学生党员寻访革命根据地的旧址,积极学习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去。经队员们考察验证,几处革命老建筑,是当年抵御日寇的农家房屋,用于紧急商议。随后,队员们探访慰问革命前辈低保户老党员,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诗意地生活,当如倪召如老人,心怀一种乐观的心态,一片闲适悠然的情怀。在他身上,散发着党给人民希望的光辉与精神。

(图片2:寻访革命旧址)

(图片3:慰问革命老党员)

7月15日,调顺暑期义务辅导站好不热闹。原来是粤西红土文化在辅导站展开大型的宣讲活动。红土情缘实践队和历史知识服务队的通力合作下,活动顺利进行。本次活动囊括了雷州半岛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雷州歌和雷剧;北部地区的木偶戏、白戏、安普八音、吴川“元宵三绝”(即飘色、泥塑、花桥)、东海的人龙舞,以独特的风格、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广泛流传;著名古代政治家、文学家留下了中原文化色彩的踪迹,进、现代一批文人学者、著名人士又闪烁着“红土文化”特有的光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勤劳、纯朴的`雷州半岛人

民,在这块红土地上劳动、生活,即创造了雷州半岛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具有特色的精神文明——“红土文化”。

(图片4:粤西红土文化大宣讲)

得大家关注的是,实践队员们的“中国梦”行动得到了中国边检部队的大力支持。三下乡期间,他们与部队警官一道赴调顺码头探索当地环境保护的问题。调顺码头是煤矿卸载和转载的码头,每逢大风天气,当地的空气污染较大。部队官兵和实践队队员们纷纷献计献策,从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为乡村环境保护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国梦”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图片5:与中国边检部队官兵合影)

湛江师院:下乡 旗帜飘过的痕迹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