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相关论文(优质3篇)

时间:2019-01-01 06:43: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桥梁工程相关论文 篇一

标题:桥梁结构的疲劳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桥梁结构的疲劳问题一直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桥梁结构的疲劳分析,探讨了疲劳导致的损伤机理及其对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桥梁工程;疲劳分析;损伤机理;安全性;预防措施

引言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和人民生活的便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其结构疲劳问题逐渐凸显。疲劳损伤是桥梁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桥梁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桥梁结构的疲劳分析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疲劳分析

桥梁结构的疲劳问题主要是由于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的。疲劳损伤一般表现为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对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疲劳失效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裂纹的形成、裂纹的扩展和最终失效。裂纹的形成是由于交通荷载引起的应力集中所导致的。裂纹的扩展是由于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大于材料的疲劳极限而导致的。最终失效是指裂纹扩展到临界尺寸,使结构无法承受荷载而发生破坏。

预防措施

为了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疲劳损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首先,合理设计是预防疲劳损伤的基础。通过在设计阶段进行疲劳分析,合理确定结构的尺寸、材料和构造形式,可以减少应力集中和裂纹的形成。其次,定期检测和维护是预防疲劳失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检测桥梁结构的疲劳状况,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纹,可以避免裂纹的扩展和最终失效。此外,合理的施工和使用管理也是预防疲劳损伤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引入缺陷;在使用过程中,要合理控制车辆荷载,避免过载。

结论

桥梁结构的疲劳问题对于桥梁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疲劳分析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疲劳损伤的机理和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同时,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疲劳损伤。因此,在桥梁工程中,疲劳分析及预防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小明. 桥梁疲劳分析与安全评估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 李建国. 桥梁疲劳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7.

桥梁工程相关论文 篇二

标题:新型桥梁结构设计与优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工程在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对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一些创新性的设计方法和优化技术,以提高桥梁的性能和经济性。

关键词:桥梁工程;新型结构;设计;优化;性能;经济性

引言

桥梁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经济性。传统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满足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因此,研究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结构设计

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和先进的设计理念。采用新型结构材料和构造形式,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例如,采用高强度钢材替代传统钢材,可以减少结构的自重并提高抗震性能。此外,采用预应力技术和悬臂结构设计,可以增加桥梁的跨度和通行能力。

优化技术

优化技术在桥梁结构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桥梁结构的性能优化。优化目标可以是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或经济性。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使桥梁结构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同时,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性。

结论

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桥梁的性能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新型结构材料和构造形式,可以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同时,通过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桥梁的经济性和施工效率。因此,在桥梁工程中,研究新型桥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是非常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赵明. 新型桥梁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 王志刚. 桥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8.

桥梁工程相关论文 篇三

桥梁工程相关论文

  摘要: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桥墩盖梁现浇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对工程质量有比较大的影响。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制定了桥梁工程中桥墩盖梁现浇施工方案,并对桥墩盖梁现浇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更多建筑科学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建筑科学论文

  1工程概况

  栗子坪1号大桥位于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乡,沿南桠河河谷蜿蜒而行,跨越南桠河,河谷宽10m,南桠河为山区河流,具有明显的山区河流特征,水流湍急,涨落迅速,1号桥梁右侧横南桠河道有姚河坝电站大坝,桥梁大部分地段所在山坡近直立,坡高20~30m,并且桥梁轴线基本处于陡坎坡眉附近,桥墩地形陡峻。本桥2#,14#,15#墩原设计为左右分离式盖梁,桩基采用每半幅2根方墩,因此,原设计该3个桥墩中每个桥墩有两个墩柱处于河流正中,影响姚河坝电站的正常泄洪,对桥梁安全也造成影响。因此,栗子坪1号桥3桥墩下部结构采用整体式预应力盖梁,桩基和桥墩靠近河道两边陡峭的岩石,河道中央不设桥墩。由于该处地形特殊,桩基、桥墩均位于陡峭的岩石上,且桩位附近由于地势陡峭,不能为施工提供操作场地,特别是整体式盖梁的施工难度更大。

  2盖梁施工方案的选择

  在对工程进行初步计算后发现,14#盖梁和15#盖梁的最大净跨为30m,需要浇筑396.7m3的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加上施工荷载,整体荷载超过1000t。为了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项目部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此盖梁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初步确定了下述施工方案。1)对桥下河道的地基进行处理,然后建立两个混凝土临时墩,在临时墩上使用万能杆件拼装成两个支柱,支柱高度以达到盖梁底为准,将钢构件预埋到混凝土方墩上,横桥向使用贝雷片和工字钢组合长盖梁承重面[1],然后进行上方钢筋混凝土施工。2)考虑到河底盖梁的高度为40m,为了保证临时支柱的稳定性,可以按照一定的间隔距离在混凝土墩柱上预埋构件,横向使用工字钢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设置临时支柱后可以使盖梁的跨径从原来的30m逐步变成10m,可以有效降低施工难度。使用此方法,施工构件比较小,而且可以使用吊车开到河道下方(枯水期时)开展施工。3)在钢筋混凝土方墩侧面将钢构件预埋好,然后将贝雷片和工字钢组合成支撑面,在支撑面上开展混凝土施工。但是使用此方案进行施工时,因地形条件的限制,施工机械往往无法就位,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两头布设龙门缆索进行拆卸和拼装施工,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费用也比较高[2]。4)综合对比后,本工程决定使用安全性更高、费用较低的方案进行施工。(1)2#桥墩设计桩基为4m×3.5m方桩,桩长17.5m,C40混凝土,墩柱为薄壁空心墩,墩柱高36.43m,两墩间净跨25m,盖梁底距河床净高42.948m,其中,贝雷架及横向工字钢、卸架装置总高度2.10m,拟采用两个临时墩柱,实际施工跨径8.3m,盖梁设计C50预应力混凝土317m3;支架底为片石混凝土临时扩大基础,基础平面尺寸长5.0m,宽3.0m,高度8.0m(其中埋置深度约5.0m,具体以地质情况而定,以挖至河床硬地基岩为准),临时扩大基础以现场实际开挖情况确定;基础顶部50cm范围内布设Φ14钢筋网,纵横向间距为20cm,然后预埋八块支架钢板(钢板厚2cm,尺寸为80cm×80cm)。(2)14#桥墩设计桩基为4m×3.5m方桩,桩长22.5m,C40混凝土,墩柱为薄壁空心墩,墩柱高34.26m,两墩间净跨30m,盖梁底距河床净高45.515m,其中贝雷架及横向工字钢、卸架装置总高度2.10m,拟采用两个临时墩柱,实际最大施工跨径9.10m,盖梁设计C50预应力混凝土396.7m3;支架底为片石混凝土临时扩大基础,基础平面尺寸长5.0m,宽3.0m,高度8.0m,临时基础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3)15#桥墩设计桩基为4m×3.5m方桩,桩长27.50m,C40混凝土,墩柱为薄壁空心墩,墩柱高29.70m,两墩间净跨30m,盖梁底距河床净高46.053m,其中贝雷架及横向工字钢、卸架装置总高度2.10m,拟采用两个临时墩柱,实际最大施工跨径9.10m,盖梁设计C50预应力混凝土;支架底为片石混凝土临时扩大基础,基础平面尺寸长5.0m,宽3.0m,高度8.0m(其中埋置深度约5.0m,具体以地质情况而定,以挖至河床硬地基岩为准)临时基础高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桥墩盖梁现浇施工技术

  3.1支架施工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施工过程中,盖梁会伸出墩柱2m,因此,需要考虑伸出2m的支撑。所以,本工程施工时在墩柱上预留了Φ150mm的穿心棒孔。另外,考虑到穿心棒悬端需要承受压力,在其下方布设了牛腿[2]。牛腿使用400工字钢,牛腿支点预埋钢板在施工墩柱时预埋进墩柱,将贝雷片平均后紧挨布置在墩柱的.两侧,将其放置到穿心棒上面卸架砂筒上。原设计贝雷片均布11榀,为单数,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增加了1榀,墩柱两侧各6榀;模板、支架组合细部如图1所示。支架处模板支架组合(从下至上)分别为:临时墩(置于河床基岩上,高度8m,露出3m)+钢管支架(38m)+卸荷砂箱(30cm,每根主管顶一个,2个支架共计16个)+2工56b主横梁(高56cm,长6m,共计4根)+贝雷架12榀(160cm高,长45m)+工30a横向分布梁(高30cm,长6m,间距50cm)+底模(宽2m+厚度10cm)+侧模(高410cm,侧模夹底模,背架高420m)。

  3.2模板施工

  1)底模施工。使用原方墩柱施工旧钢模板进行底模施工,原墩柱设计高度为2m,底模向下斜1m,因为本工程使用贝雷架作为支撑梁,需要断开横向水平分布梁,并在贝雷架中间设置加底模支撑横梁,在横梁上布置水平分布梁和竖向工字钢进行固定。2)侧模。侧模板也使用原墩柱施工的平板模为支座,使用背架进行固定,背架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cm。将所有背架在横向分布梁上固定,侧模使用拉杆进行固定,拉杆之间的横竖向间隔距离为80cm,在背架顶部布设天拉杆。拉杆之间的横竖向间隔距离为80cm,在背架顶部布设天拉杆。

  3.3盖梁施工

  在进行盖梁施工之前,要准确确定出墩身顶面墩柱中心点和对应边线点的位置,并将其作为模板和钢筋的安装控制点。施工过程中,使用水准仪将盖梁底面高程放出,并将此作为支架模板安装的控制线。凿毛和清洗墩身表面,然后将墩顶锚固筋上粘附的水泥浆清除干净,核对墩顶锚固筋的位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高度超过30m的盖梁,可以使用钢管支架进行支撑和加固[3]。对于高度比较大的盖梁,需要使用钢牛腿支撑贝雷梁支架进行立模现浇。盖梁施工时,要先将支架安装好,然后将底模铺设好,将盖梁钢筋安装好后即可进行侧模的安装,然后安装横向支撑和横档,最后将斜撑和拉杆安装好。

  3.4安装钢筋

  在底部模板上将中间钢筋网片和两边钢筋网片的位置放出,在墩顶锚固筋上焊接加强箍筋,要求架立筋重点位置和边缘位置与放出的控制线重合。将主筋的位置在加强筋上标注出来,然后将主筋焊接到加强筋上,在柱筋上将斜向弯起钢筋和箍筋的位置标出,安装弯起钢筋和箍筋[4]。将预埋件和主筋焊接牢固,避免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移动或变形的情况。安装后要检查钢筋规格、钢筋数量、钢筋型号、接头焊接质量,重点核对弯起钢筋的安装位置。

  3.5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采

用集中搅拌的方式进行拌合后,使用输送泵输送入模,然后进行分层浇筑,每一层浇筑的厚度不能超过5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作业时,要注意加强预埋件以及预埋件下部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为了保证盖梁各预埋件外露部分以及顶面高程尺寸的准确性,需要在盖梁顶面标高上布置明显的控制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建设中,桥墩盖梁现浇施工是施工中的重点。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桥墩施工中支架施工、模板施工、盖梁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所采取的方案顺利完成了工程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值得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占军.凤咀江特大桥墩身和盖梁施工方案[J].山西建筑,2007,33(4):118-119.

  [2]肖家安.桥墩盖梁施工技术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5,31(12):31-33.

  [3]谢东辉.双(三)柱式桥墩盖梁施工技术[J].西南公路,2003,23(5):11-15.

  [4]张玉叶.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墩盖梁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24):267-269.

桥梁工程相关论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