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论文(最新3篇)

时间:2013-06-08 06:35: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传统的技能教育和现代的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进行融合成为提高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首先,人文教育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技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技能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人文教育的融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传统的技能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社会和人文科学的了解较为有限。而现代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他们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跨学科的能力。因此,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技能教育中,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科学,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再次,人文教育的融入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具备更好的职业发展能力。通过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融合,可以使学生在面对职业发展时更具竞争力,更有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技能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推动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做出贡献。

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技能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成为必然的趋势。

首先,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而人文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技能教育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其次,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传统的技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在现代职业市场中,仅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雇主更看重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再次,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技能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而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具备更好的创新能力。通过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技能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具有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将人文教育融入到技能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拓展人文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做出贡献。

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论文 篇三

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和重点高中、普通大学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职业和人文素养不强,这种现状与职业院校重技能培养而轻人文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为了培养出兼具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型”人才,学校应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技能教育;融合;路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示范院校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一代下班后,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名诗与名画了,才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讲话揭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短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素养成为现代技能型人才新的内涵和特征,职业院校要摒弃传统的“教与学”,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两手抓,将两者有效融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

  很多人片面地看待职业技能教育,将其等同于专业技能教育,将职业人文教育简单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知识教育。其实职业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性是都以职业为基础,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两者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人文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忠诚度以及敬业精神,具备这些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更能端正学习职业技能的态度,做到紧跟技术革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人文教育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技能教育中的心智技能,均涵盖了在工作中的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内容,因此这二者具有相关性和相通性。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技术熟练、动手能力强的层面上。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在不断提高,除了对技能的要求提高外,用人单位也十分注重员工的'创新、责任、合作、执行等素养。职业院校的前途和命运与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息息相关。所以职业学校要将职业人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二、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现状

  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上是同等重要的,二者均不可缺失。如果只是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那么势必会出现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素养的现象,学生的发展空间一定受限;如果重人文教育而轻职业技能教育,那么学生难以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胜任不了工作要求,甚至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从实际的教育情况看,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更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职业规划、礼仪、美术音乐赏析等文化基础课程,但是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分离现状的原因如下。

  1.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用人单位更注重技能型人才。企业招聘时,一般比较看重应

聘者的学历、是否有相关的技能证书,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不关注。此外,职业技能水平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考核做出测量和评价的,但是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考核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招聘单位为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考核应聘者的人文素质。

  2.教学因素

  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意识淡薄,缺乏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意识。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时远远少于专业技能课时,而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课水平不高,基础较为薄弱,对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意识不强。

  三、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1.建立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育目标。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兼顾人文教育,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实现技能教育与素养教育的紧密融合。

  2.在课程教学中将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

  学校可以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开设人文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实践课。同时,将人文教育渗透进专业技能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

  3.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互动

  学校可以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平台,引进企业文化中适用学校的成分,使校园文化更加符合企业要求,贴近市场实际。

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融合论文(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