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请家长的论文【精彩3篇】

时间:2016-07-04 04:37: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班主任请家长的论文 篇一

尊敬的家长们:

大家好!我是贵子女的班主任,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给大家发表这篇论文,与您们分享一些关于教育的观点和经验。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希望家长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与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其次,我想谈一谈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勇于面对问题,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他们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另外,我还想提及一下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也是教育的延伸。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我想向家长们强调,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校共同努力。我们班级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家访活动,与家长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同时,我们也欢迎家长们对学校和班级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未来努力奋斗!

班主任请家长的论文 篇二

尊敬的家长们:

大家好!作为贵子女的班主任,我非常荣幸能够给大家发表这篇论文,与您们一起探讨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

首先,我想谈一谈关于家庭教育的目标。家庭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智力、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多实践,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同时,家长们也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另外,我还想提到关于家庭教育中的沟通问题。沟通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们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家长们也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最后,我想向家长们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您们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支持和信任!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教育环境!再次感谢!

班主任请家长的论文 篇三

班主任请家长的论文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班主任常和家长联系,可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如果动辄找家长,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学生、家长的逆反心理。但有时我们还必须找家长,如果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能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请家长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传

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其利用率最高的是初中老师。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大概年龄在13~15岁,正是“多事之秋“的阶段。也够难为初中老师的,哄着学,压着学,斗智斗勇,软硬兼施,实在没办法了——请家长。上课说话,违犯课堂纪律,屡批不改,请家长;不完成作业,抄作业,请家长;不好好学习,考试作弊,请家长;男女生交往过密,请家长……真累呀!家长累,老师更累。请一个家长谈话要占去很长时间,关键是累了半天如果没什么效果,请家长岂不是白请了?家长到底要不要找?答案是肯定的,但作为班主任,想办法改良一下,有点新意,调整一下策略,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举两例。

  找家长前班主任心里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则:老师与家长联系不等于告状。100%的学生最烦老师找家长告状。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不给学生告状,但要“告出水平,告出效果,不做无用功”。没有效果的话,告状也是白告,还出力不讨好,学生更加不服你,增加了以后管理学生的难度。前几天,我采用了“给学生一个意外”的处理方式,成功地告了一状。

  案例一:高一鸣,男生,上课话多,常不完成作业,但数学学得还不错,还经常在课堂上违犯课堂纪律,当众顶撞老师,影响很坏。谈话、批评均无效果,还满不在乎,觉得自己特有理,好像都是老师、同学的错,甚至面对老师的批评说出“扣操行分就扣呗,扣完拉倒,反正我也不打算在这儿上了”的话。在教育无果的情况下,我让他叫家长来,谁知他听说叫家长,反应特别大,先是哭着说错了,求我不要叫家长,但你问他哪儿错了,他就是不说。我认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坚持让他叫家长。一周前他违犯纪律时,办公室的一位认识他姑姑的老师向我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父母望子成龙,对他从小严加管教,特别是他爸爸经常拿他和亲戚家学习好的孩子比(他表哥考上了博士),不让他玩,每天看着逼着学习,学习不好就打,还打头,小学每次叫完家长,他都免不了一顿挨打。所以他最怕叫家长。我想一定是长期处于家长的重压之下,他的思想很偏激。此时他的情绪很激动,如果再坚持下去,我怕他会有什么偏激行为。可我觉得很有必要和他家长谈一谈,我先稳定住他的情绪,第二天让办公室的那位老师和他姑姑联系。期中考试后,他妈妈来了,正如我之前了解的,每天晚上他妈妈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学习,学习一不好,他爸就打他,连他妈都拦不住。我帮他妈分析,孩子长期在家里处于一种重压之下,又不敢发泄,所以他把所有不满的情绪都发泄在学校,上课喜欢说话,容易和同学发生摩擦并顶撞老师。 通报情况后,要求家长配合我:回到家中坚决不允许打骂,即使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好——这就是第一个“意料之外”;第二,晚上不要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学习,给他自己学习的自由,家长可随时检查——第二个“意料之外”;然后告诉他张老师表扬你数学学得不错——第三个“意料之外”,但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第一,上课总是违犯课堂纪律,对你的学习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有没有影响?第二,你屡次违犯课堂纪律和顶撞老师,如果张老师不管,其他同学也这样做,张老师该不该管?家长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去说、去做了,我不放心还专门给他爸爸打了一个电话,一再强调不能打他。以后的几天,他见到我态度没以前那么横了,课堂上说话的次数明显少了,上课也积极发言,还主动请我帮他录英语磁带回家学习。我在班上找一名学生每天负责开门和锁门,他主动要求为大家服务。我故意逗他:“高一鸣,张老师叫你家长好不好?”他不好意思点了点头。他说那天他是做好被暴打一顿的'思想准备回家的,没想到居然没挨打,没有出现他所预料的疾风暴雨,他妈转述我的一番话也大大触动了他。用他的话说:“张老师,我原以为你会在我家长面前狠狠地告我一状,没想到您能这样做,早知道我早点主动叫家长了。”

  你说我告状了没有?显然是告了,但我的告状是以理智为前提,以解决根本问题为目的,而不是就事论事,更不是推给家长帮我解决问题。学校里老师都三番无番解决不了的问题家长又能如何呢?

  案例二:张陇,学习很优秀,但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在作业上偷懒,今天少做几道题,明天少交一门作业,后天又把作业忘家里了,有那么三四次后,我意识到他是在放松自己。我觉着很有必要让他家长了解这种现状,毕竟初三了,学习不能有丝毫的放松,特别是对好学生。于是在他又一次说数学作业忘家了,我没动声色,悄悄给他妈打了一个电话,首先说了他最近的表现,本着“响鼓也要重锤敲”的原则,我要求他妈妈配合我。我知道他妈妈自己开了一个小卖部,时间上有一定的弹性,就请他妈妈专程给他送一次作业,一来教育他,二来“杀一儆百”,给其他学生提个醒。商定好后,我回到教室,严肃地宣布:“最近老有同学忘带作业,从安全角度考虑,老师没让你们回家取。从今天起实施一个新办法,谁忘带作业我就打电话通知家长来送。你们不心疼你们的爸爸妈妈,不怕影响他们的工作,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今天就从张陇开始,我已通知了他妈妈,十点钟课间操把作业送到学校。”同学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张陇更是无地自容。那天他妈妈骑车来到学校,刚巧风特别打,我们三个人面对面站在办公室,张陇低着头,他妈妈借机教训了他一顿。张陇是个很孝敬父母的孩子,从那一刻起,他把教训铭刻在心,再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其他同学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说忘带作业了。就这件事来说,我既请了家长,又告了状,但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个家长请得值,是老师和家长一次成功的配合。

  请家长,作为负责的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的一种手段,本身并无过错。但应该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明确目的,为了什么事,请家长要达到什么目的,是不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要先想清楚,免得劳心费神,生一肚子气,还不解决问题。第二,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要只是“报忧不报喜”,既要客观地反映问题,也要尽可能多地谈及孩子的优点、优势、潜能,更要在找到原因、商定对策的基础上乐观地展望未来。第三,即使学生的错误必须告知家长,也不要以告了之,而是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和教育孩子。避免家长听后怒火中烧,就会对孩子抱怨、唠叨、打骂,反而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总而言之,不要把请家长这种善意的举动搞得那么沉重,学生惧怕,家长不安,其实它不过是老师与家长之间一种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班主任在联系家长联手教育学生时,多报喜,巧报忧,保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请家长的论文【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