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大同小异论文【推荐3篇】

时间:2012-07-08 04:16: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论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大同小异论文 篇一

儿童美术和美术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存在一些差异的领域。儿童美术是指儿童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而美术则是成年人在艺术领域中的创作和表现。尽管存在一些差异,但儿童美术和美术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儿童美术和美术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创作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儿童美术作品常常带有天真烂漫的特点,反映着他们纯真的内心世界;而成年人的美术作品则更加深沉和成熟,反映着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

其次,儿童美术和美术都需要艺术基础知识和技巧。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进行创作时都需要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巧。儿童美术教育通常会从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开始,逐渐引导儿童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而美术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技巧,使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艺术创作。

此外,儿童美术和美术都可以培养个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参与美术活动,儿童和成年人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儿童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创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而美术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艺术创作。

然而,儿童美术和美术也存在一些差异。首先,儿童美术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术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儿童美术作品常常具有天真烂漫的特点,充满了童趣和幻想;而美术作品则更加注重艺术表达和思想深度,反映着成年人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

此外,儿童美术和美术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儿童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常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以儿童为中心,让他们通过自由创作和游戏活动来培养艺术兴趣和能力;而美术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通常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以传授艺术知识和技巧为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儿童美术和美术在表达方式、艺术基础、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差异。儿童美术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美术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通过参与美术活动,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和美好。

论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大同小异论文 篇三

论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大同小异论文

  过去,儿童美术是美术教育的边缘学科,就其性质而言,它仍然属于美术教育学范畴,但得不到美术教育工作者们的足够重视,总觉得它是属于“小儿科”,成不了大气。一些对儿童美术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还因此走入了误区,只教“美术”而不是“儿童美术”。儿童美术和美术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一、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共同点

  1、作者个性得到体现

  成人美术作品和儿童美术作品都是作者个性的表现,代表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是儿童在画同样的题材时,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选择的重点不同,描绘出来的画面也不尽相同。例如:我在指导儿童画《节日》这幅创作画时,就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特征和成熟水平,让他们表现出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肯定。有些儿童能画出很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让他们重点表现节日里兴高采烈的人物;有的儿童能精确地描画细节,就让他们画出节日热闹的场景气氛。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创作特长,虽然有些要求看起来太难或范围太广,但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自己的语言和个人的方式完成作业,每一幅作品都生动自然,体现了儿童自己独特的个性。

  另外,儿童学美术降低了挫折感对儿童的伤害。有些儿童在刚学美术的时候,经常对我说:“老师,我画错了。”我马上就接过来说:“没关系,画画是不会画错的,只要你把自己想画的画在纸上,而且把纸画满,颜色涂得鲜艳、丰富就行了。”我的话,马上提高了一些儿童的绘画兴趣。回家后,他们给爸爸妈妈说:“我最喜欢听美术老师讲课。在学校里里,我把17+18=?做错了,老师还要罚我多写几遍,上美术课我不怕画错,因为老师说没关系。”这些儿童天真地话语,说明了美术是“无错误的学科”。它对错误的谅解和对创新的尝试有着更宽松的尺度,美术这一特征,大大的发挥了小学生的创造个性。

  2、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

  历史地看,美术能向人们展示一种审美价值、信仰、神话和文化传统。在远古,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古人就是用图形来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图形比文字更直观,更能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想法。儿童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体现原始观念的原始绘画、民间绘画有很多共同之处,儿童在没有识字时,如果你给他看一幅表现得很丰富的画,他就能很快地说出画的内容及他自己想表达的感情。

  在一次绘画欣赏课上,我拿出了很多印象派大师们的作品,有些作品成人都不一定能够理解。我很担心,怕这些涉世不深的小学生对这堂课不感兴趣。当我一挂出这些画时,本来很安静的课堂上立刻响起了各种议论声“画得真漂亮”、“画中的向日葵和真的一模一样”、“颜色涂得真鲜艳”等,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评论起了这些大师们的画。从孩子们关注的神态中,我知道他们非常喜欢这些画,于是我叫他们说出画面上的内容及他们对画的理解,居然都说了个八九不离十。我明白了,绘画者的心灵是相通的。儿童和成人相比,只有技法的高低,而绘画语言却是相同的。

  3、个人情绪的表现

  儿童根据对事物的直接感受而画出事物的相应大小。他们很难用构图技巧表达画面的意境。作画时,常受情绪和想象力的支配,并经常受到即兴而起的兴趣热点的'支配,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往往无章可循。当情绪高涨、思路活跃时,儿童常能创造出一幅情绪强烈的主题画。孩子们最喜欢老师带他们出去上写生课,在大自然中,他们可以发现很多新奇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有一次我把孩子们带到了河边,看到江边耸立的楼房、穿梭的人群,他们高兴极了,很快拿出画板及颜色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画就在他们的小手下诞生。这时,我观察到一个孩子,他已经把河边的楼房、缆车都画好了,画面极其生动,但是画的下方却留下了空白。我问他为什么下面不画,他回答:“老师,这河水打着圈流得这么快,我还没有看清楚,它已文秘站:经流走了,我怎么画呀!”我说:“那你就把河水很急的样子画下来。”他听了我的话,坐在河边,双手托住头,很久没有动笔,看到其它的孩子都陆续画好了,他着急起来,赶忙调了一些颜色画在纸上,一条大红色的河就出来了,一幅带着强烈个人情绪的儿童画展现在了眼前。所以,儿童美术作品的特征是满足儿童交流和宣泄感情的需要,正因为美术活动能满足这些需要,所以儿童普遍喜欢美术。由此也说明了儿童美术与美术之间的关系是相依相存的。

  二、儿童美术和美术的不同点

  儿童画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感受和认识的自然流露。同时是儿童自娱自乐的产物。自娱自乐是儿童喜欢绘画的主要动力。由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幼稚时期,他们观察生活的方式、视角、兴趣热点、思维方式都和成人大不相同,从而导致了儿童画独有的一些艺术特点,如:构图随意,注重平面效果,注重题材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图形往往是象征性形象、夸张的色彩等等,而这些特点是在成人美术中不容易看到的。

  成人美术作品非常强调形式和技术,大多数美术家都努力使自己的技术日臻完美,并且非常关心外界的评价标准。而儿童的表达则更加随心所欲。他们对技术的掌

握毫无兴趣,更多的是投入创作过程中,似乎只关心内心的感受,不对外界强加的标准作出反应,这是儿童美术的又一特点。

  总之,儿童美术属于美术教育学范畴,它同美术一样有着个性的发挥、情感的表达、以画传情等特征。但儿童美术又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二者有着区别和联系。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掌握好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异同,这样才能避免走入教学误区,让儿童美术这朵奇葩开得更加灿烂。

论儿童美术和美术的大同小异论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