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简、帛用韵比较论《老子》的作者--与郭沂商榷【精简3篇】

时间:2016-07-05 08:20:1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从简、帛用韵比较论《老子》的作者--与郭沂商榷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然而,关于《老子》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帛用韵的比较角度来论证《老子》的作者问题,并与郭沂的观点进行商榷。

首先,从简体字的使用情况来看,《老子》中使用的简体字比较多,这一点可以从现代版本的《老子》中得到印证。事实上,简体字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而《老子》的成书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简体字并没有出现。因此,如果《老子》的作者是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创作的,那么他不可能使用简体字。相反,如果作者是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那么他使用简体字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考虑到《老子》的内容和风格,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创作年代应该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

其次,帛是古代书写材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许多使用帛书写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周易》等。然而,《老子》并没有传世的帛本,而是以竹简本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竹简是古代书写材料之一,它在中国的历史上使用时间很长,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因此,可以推断出,《老子》的作者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创作的,而不是更早或更晚。

综上所述,从简体字的使用情况和书写材料的特点来看,《老子》的作者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创作的。这一观点与郭沂的观点相吻合,他在他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老子》的作者应该是在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

篇二:从简、帛用韵比较论《老子》的作者--与郭沂商榷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认为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然而,关于《老子》的作者一直存在争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帛用韵的比较角度来论证《老子》的作者问题,并与郭沂的观点进行商榷。

首先,我们来看简体字的使用情况。简体字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而《老子》的成书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简体字并没有出现。因此,如果《老子》的作者是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创作的,那么他不可能使用简体字。然而,我们不能以这个观点就否定郭沂的观点。毕竟,简体字的使用情况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后人的修改和整理等。

其次,我们来看帛的使用情况。帛是古代书写材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许多使用帛书写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周易》等。然而,《老子》并没有传世的帛本,而是以竹简本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竹简在中国的历史上使用时间很长,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因此,可以推断出,《老子》的作者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创作的,而不是更早或更晚。这一观点与郭沂的观点一致,他也认为《老子》的作者应该是在战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

综上所述,从简体字的使用情况和书写材料的特点来看,《老子》的作者应该是在战国时期创作的。尽管我们不能完全排除简体字的可能性,但考虑到其他因素,我们可以认为郭沂的观点更为合理。然而,这个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证据来得出最终的结论。

从简、帛用韵比较论《老子》的作者--与郭沂商榷 篇三

从简、帛用韵比较

论《老子》的作者--与郭沂商榷

郭店竹简和马王堆帛书《老子》,用韵完全相同,同为一人所作。把简、帛《老子》说成是老子、太史儋所作,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作 者:陈广忠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039 刊 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 200024(4) 分类号: B223.1 关键词:简、帛《老子》 用韵 比较 相同
从简、帛用韵比较论《老子》的作者--与郭沂商榷【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