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雷锋纪念馆【通用3篇】

时间:2019-06-02 02:35: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重访雷锋纪念馆 篇一

雷锋纪念馆是一个让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地方。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每次都能让我深深地被雷锋的事迹所感动。雷锋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为了纪念雷锋而建立的。雷锋是中国的一位著名英雄,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深受人民的爱戴。

雷锋纪念馆的外观十分庄重,大门上方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雷锋纪念馆”四个大字。进入纪念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雷锋的名字和他的事迹。纪念碑的两侧是一排排整齐的松树,给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感觉。

进入纪念馆后,我首先参观了雷锋的生平陈列室。这里展示了雷锋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为人民服务的事迹。雷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他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进入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是选择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他帮助农民进行田间劳动,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深受农民的爱戴。

在雷锋纪念馆的展览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关于雷锋的照片和物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日记本。在日记本里,雷锋记录了自己每天为人民做的好事。他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会记录下来,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雷锋的日记本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让我明白了做好事并不需要多么伟大的举动,只要平凡的日常行为都可以成为帮助他人的机会。

参观完雷锋的生平陈列室后,我来到了雷锋的纪念园。纪念园里有一座雷锋铜像,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园内还有一片绿树成荫的草坪,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我在这里停下脚步,凝视着雷锋的铜像,默默地向他致敬。

重访雷锋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雷锋的事迹。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英雄,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希望能够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人。

重访雷锋纪念馆 篇二

雷锋纪念馆是一个让人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地方。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地方,每次都能让我深深地被雷锋的事迹所感动。雷锋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为了纪念雷锋而建立的。雷锋是中国的一位著名英雄,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深受人民的爱戴。

雷锋纪念馆的外观十分庄重,大门上方有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雷锋纪念馆”四个大字。进入纪念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雷锋的名字和他的事迹。纪念碑的两侧是一排排整齐的松树,给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感觉。

进入纪念馆后,我首先参观了雷锋的生平陈列室。这里展示了雷锋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为人民服务的事迹。雷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他在学校里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进入大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是选择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他帮助农民进行田间劳动,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深受农民的爱戴。

在雷锋纪念馆的展览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关于雷锋的照片和物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日记本。在日记本里,雷锋记录了自己每天为人民做的好事。他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会记录下来,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雷锋的日记本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让我明白了做好事并不需要多么伟大的举动,只要平凡的日常行为都可以成为帮助他人的机会。

参观完雷锋的生平陈列室后,我来到了雷锋的纪念园。纪念园里有一座雷锋铜像,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园内还有一片绿树成荫的草坪,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我在这里停下脚步,凝视着雷锋的铜像,默默地向他致敬。

重访雷锋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雷锋的事迹。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英雄,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希望能够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人。

重访雷锋纪念馆 篇三

重访雷锋纪念馆

汽车在公路上飞奔,我的思绪也像窗外那起伏的湘江不能平静!三年多前,雷锋诞辰60周年前夕,本报曾独家向全国读者呼吁支持陷入困境的雷锋纪念馆和雷锋故居,如今怎么样了?

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放在那简陋的12平方米的临时文物库房内吗?800多张雷锋生前的照片、底片和雷锋日记手稿照片

还用坛子这种土法保管吗?因馆内没经费聘请专业人员研究开发,只得把纪念馆藏有的8本20万字的“手抄本”雷锋日记还束之高阁吗?臭气熏天的厕所改造了吗?……

展出显现人性化一面

“雷锋纪念馆到了!”驾驶员的话音刚落,我朝窗外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屋顶是淡蓝色的长方形建筑物,它的右侧,也新建了一排建筑物。

七八辆大巴士横七竖八地停在纪念馆的门口,数百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正向馆内走去。这与我上次在毗邻而建的老馆看到的冷落的景象完全不一样。

讲解员李晓虹向记者介绍道:“新馆展出,更加注重了历史背景,同时也强调了人性化的.一面。”

李晓虹指着一封信说,“雷锋生前在湖南望城县团山湖农场工作过几个月,这是雷锋生前在农场工作时的好友黄丽写给雷锋的临别赠言。

听说黄丽比雷锋大3岁,他们曾以姐弟相称。”

“听说他们谈过恋爱,到底恋爱了没有?”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这台拖拉机是我们新征集到的。”

顺着李晓虹手指的一台雷锋电影中看到过的拖拉机,我看到一台上世纪50年代江西东方红拖拉机厂生产的拖拉机呈现在眼前,上面坐着雷锋雕像。在新馆陈列室,我还发现新增了许多雷锋的雕像,和1961年11月17日解放军报社聘请雷锋做通讯员的聘书。

我同时还被一张收入表深深地吸引了。

“这是雷锋的收入调查。”

我看到上面清楚地写着:1956年11月至1958年1月,在望城县委做公务员时的雷锋月收入是28元;1958年2月至1958年7月,在团山湖农场工作时的雷锋月收入是32元;1958年11月至1959年12月,在鞍钢工作时的月收入是36元,而到了部队做战士的雷锋每月收入是6元。

“这也是旧馆没有的?”

“是的”。

“这也是新增的照片。”

顺着李晓虹的讲解,我们来到了一张照片前,这是首次在新馆展出的雷锋殉难时现场照片。只见一辆运输车旁,站着几个战士。

让人想起那难忘的瞬间……

亲属为故居捐赠实物

[1][2][3]

重访雷锋纪念馆【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